近期,为进一步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浒墅关城际社区开展“园林寻踪・碑刻传艺”苏州园林研学活动,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注入了别样的活力。这条串联起苏州碑刻博物馆、沧浪亭与可园的研学路线,不仅是一场风景之旅,更是一次沉浸式的传统文化课堂。
在苏州碑刻博物馆,孩子们的好奇心被一块块厚重的石碑点燃。当讲解员指着《平江图》上的街巷轮廓,告诉大家这是宋代苏州城的“地图”时,孩子们立刻围拢过来,用手指在碑刻的复刻品上寻找着与现代苏州对应的地标。“原来古代的城墙长这样!”“这条河现在还在呢!”热烈的讨论声此起彼伏。通过对比古今城市布局,孩子们不仅直观感受到了历史的延续性,更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了“以史为鉴”的深意。
![]()
在沧浪亭中,园林的“藏与露”成为了最生动的美学课。在复廊的漏窗前,孩子们轮流透过不同形状的窗洞眺望园外的葑溪,发现同一处风景因窗框的造型不同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画面。“这就像拍照时选的取景框!”大家瞬间恍然大悟,理解了古人“移步换景”的设计智慧。
在可园的优美环境中,手工活动环节的开展更是将教育意义与趣味性完美融合。手工植物拓染过程中,孩子们先在园林中仔细观察叶片的纹理——枫叶的锯齿、荷叶的脉络、紫薇花的花瓣形态,这些平日里被忽略的细节,在“如何拓出清晰图案”的目标指引下,成为了研究对象,而对色彩搭配的尝试,则是一场即兴的美学创作。
![]()
此次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在行走中触摸历史,在动手中感悟文化。教育不再是刻板的灌输,而是化作孩子们发现时的惊呼、创作时的专注与分享时的笑容,深深镌刻在暑期记忆里。接下来,城际社区暑托班将继续探索更多沉浸式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收获成长,在体验中传承文化。(王艺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