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画卷,离不开乡村沃土的全面振兴。在擘画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崭新图景中,先进文化艺术的滋养,如同春风化雨,浸润心田,唤醒生机。近日,“翰墨讴歌和美村 丹青绘就振兴卷”长三角中国式现代化乡村采风写生巡展活动在苏州高新区国画院正式拉开帷幕。
据悉,5月21日,该活动在通安镇树山村启幕,启幕起来,艺术家们经过实地走访、写生,创作了多种形式的艺术画作。
展览现场,上海市美协副主席平龙的《树山小景》以细腻笔触勾勒出苏州树山村的生态肌理;浙江省湖州市美协副主席李之河的《树山茶丰收图》则用饱满色彩描绘的树山茶园;安徽宣城市美协主席吕小平《树山村小景》用水墨描绘了夏日的乡村安逸静谧;江苏省文联副主席徐惠泉创作的《大阳山龙泉里》用传统水墨描绘了大阳山一角;苏州市美协主席陈危冰的《树山头》再现了江南村落的人间烟火气。参加这次写生展览的还有80岁高龄的上海中国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一级美术师韩硕的《上海崇明东滩》一、二两幅作品,以及20岁就读广州美院的翁鸣达《查济古村》画作。
“这些作品不仅是风景记录,更是乡村发展方法论的可视化呈现。” 本次活动策展人陈危冰介绍称,参展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等多种形式,创作素材均来自艺术家们5月至7月实地走访的5个标杆性乡村,形成一条跨越长三角的“艺术振兴乡村观察带”。
活动诚邀沪苏浙皖四地三十余位丹青妙手,循着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脉动,先后深入苏州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的茶坡竹影、无锡江阴顾山镇红豆村的千年情思、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鹭鸟翩跹、浙江湖州善琏湖笔小镇的苕溪墨韵、安吉鄣吴村的昌硕遗风,以及安徽宣城泾县桃花潭的碧水深情、查济村的古建沧桑等展现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风貌的典型之地,以心观照,以笔传神。
“翰墨讴歌和美村 丹青绘就振兴卷”长三角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写生采风巡回展,不仅为艺术家们敞开了汲取灵感的泉源、淬炼笔锋的熔炉、积淀艺境的沃土,更是一朵在“农文旅融合”土壤中绽放的艺术之花,结出的丰硕实践之果。
采风孕育的艺术结晶,在苏州高新区国画院华彩启幕后,90余幅作品构成的“乡村振兴艺术档案”,将巡展于沪苏浙皖这片孕育灵感的热土之上,整个活动将持续到10月底。
本次活动,旨在让艺术创作与乡村本土文化的根脉深情相拥,激荡出乡村内生的蓬勃力量;点燃村民共建家园的热情星火,引领他们深度参与设计、决策、建设和治理的每一个动人章节,并通过赋能培训,使其成为乡村文化艺术长效运营的执笔人。以此,为打造那方烙印着鲜明中国气韵、流淌着独特地域诗情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注入生生不息的文艺新韵,谱写一曲新时代的田园牧歌。(通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