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静)暑假过半,为了让社区里的“小神兽”们过个更有意义的假期,更为了把“垃圾分类”这件天天要干的事儿从小抓起,2025年7月28日,苏州市姑苏区平江街道北寺塔社区联合区人社、关工委、社区教育中心、残协、巾帼志愿者、红十字志愿者、网格员、退役军人志愿者、帮办代队伍、青年志愿者特意张罗了一连串好玩又好懂的垃圾分类学习活动,主题就叫“小手拉大手 垃圾分的溜”。
“孩子们,你们看看,咱扔出去的垃圾,最后都去哪儿啦?”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小叶放了几张图,有堆成小山的垃圾场,还有处理厂的大机器。“要是啥都混一块儿,有用的也糟蹋了,埋地里几百年都烂不掉,多可惜!”残疾人志愿者张阿姨接着话头,拿起一个塑料药瓶:“你们看,这个用过的塑料药瓶,别看它小,可不能随便扔”,张阿姨虽然腿脚不便多年,但是垃圾分类的习惯多年雷打不动。
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讲得特别细,全是家里天天见的,鱼骨头、菜叶子,就是厨余垃圾,能专门收去变成肥料养花种菜;淘汰的锂电池、过期的感冒药,这些有毒有害的,得单独放进有害垃圾红桶里,可不敢乱丢;像擦过鼻涕的纸巾、用旧了的塑料袋这些就是其他垃圾。 孩子们听得眼睛都不眨。
光听讲哪够?社区工作人员早就备下了几样“法宝”,让孩子们玩着就把知识装进小脑瓜。几十张卡片画得清清楚楚:香蕉皮、旧报纸、废灯泡、脏兮兮的破抹布……,看谁分得又快又准。
学了知识,关键得回家用起来。“以前我妈老把擦过桌子的湿纸巾丢进厨余桶,我跟她说也不听,这回回家我得好好管管她,湿纸巾得放其他垃圾桶!”小姑娘馨馨认真地说
退役军人志愿者陆师傅看着这群干劲十足的小家伙,笑得合不拢嘴:“孩子们,你们今天学得好,玩得好,更关键的是要把这分垃圾的本事带回家!管好自己家的垃圾桶,再跟邻居小伙伴说说,咱社区干净了,大家住着也舒坦!你们就是咱们北寺塔的‘环保小卫士’!”
北寺塔社区这场热热闹闹的垃圾分类课,虽然没有大道理,只是把垃圾分类这件天天要做的事,掰开了、揉碎了,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话讲明白、教会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成了家里的小小管家,小手拉着大手,垃圾分的溜,一点点改变着大人的习惯。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小叶在活动结束时就感慨:“教孩子真比劝大人容易!孩子学会了,回家盯着爸妈分,比我们上门说十遍都管用!”
看着活动室里孩子们叽叽喳喳讨论着回家怎么管爸妈,垃圾分类这颗“小种子”,是真真切切在北寺塔社区这群娃娃心里扎下了根。这点点滴滴的改变,从一个个小家开始,慢慢汇聚起来,就能让咱们整个北寺塔社区的环境,一天比一天更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