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增强文化认同感,近日,姑苏区双塔街道里河社区在古色古香的社区茶馆举办“非遗宋锦挂饰制作”主题活动。孩子们在经纬交织中感悟传统工艺之美,以指尖创作唤醒文化传承之魂,为暑期生活增添了一抹典雅亮色。
活动伊始,志愿者老师以实物展示结合影像资料,生动解析宋锦的“前世今生”。作为中国三大名锦之一,宋锦起源于宋代,凭借“两经三纬”的织造结构与“抛道换色”技艺,成就了其典雅含蓄、质地坚柔的东方美学特质。纹样中的祥云、花卉等传统意象,更承载着“福禄双全”的美好寓意。孩子们凝神聆听,指尖轻抚锦缎的细腻纹路,惊叹声此起彼伏。“原来一块布料要经过这么多工序,古人真了不起!”一位少年感慨道。
实践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老师现场示范裁剪、包边、盘金绣等技法,孩子们以象征“福禄”的葫芦为基底,将苏式宋锦面料精心裁剪成型。金线锁边勾勒轮廓,棉絮填充塑造立体纹样,再以流苏玉坠点缀中国结——传统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焕发新生。尽管技法看似简单,但经纬交织的精准把控考验着耐心。孩子们或屏息凝神穿针引线,或三五成群协作探讨,茶馆中洋溢着专注与热情。一名初次尝试的学员在老师指导下突破瓶颈:“老师教我调整金线角度后,祥云图案瞬间立体了!”
经过两小时精心创作,一件件流光溢彩的挂饰跃然掌间。孩子们高举作品合影,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活动现场更创新融入“非遗心理疗愈”模式,引导青少年在专注制作中舒缓压力,体会匠人“心手合一”的境界。社区工作者表示:“里河社区以宋锦为媒,串联起传统与现代的情感纽带。未来将持续挖掘非遗资源,推动技艺传承从“活动体验”走向“常态浸润”,让千年文脉在少年手中绵延不息。”
通讯员:邓宁 孙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