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江苏 > 正文

网友“蛐蛐”苏州地铁,被我们发现了!

0
分享至

最近社交平台上

关于苏州地铁9条线路的印象讨论火了

从初印象到现印象

都是大家的真实感慨

苏州地铁“初印象”VS“现印象”

(第一组)

苏州地铁“初印象”VS“现印象”

(第二组)

苏州地铁“初印象”VS“现印象”

(第三组)

苏州地铁“初印象”VS“现印象”

(第四组)

以上图片来源于小红书

网友们真是妙语连珠,太有梗啦

其实大家对苏州地铁印象的转变

是因为这么多年来

苏州地铁确实悄悄变了很多

而每一处改变都藏着贴心

1号线:从“等等等”到“2分钟一班”

作为苏州首条地铁线,1号线运营13年一直是“流量担当”。开通初期高峰5分45秒的间隔,让广济南路、乐桥站、东方之门这些大站常挤满人,早晚通勤堪比“闯关”。

但现在不一样了!2022年9月起,1号线高峰最短间隔缩到2分钟,单小时输送能力提升58%,候车时间直接砍半,车厢拥挤度下降约37%。以前要提前出门,现在踩点也能轻松上车啦!

2号线:从“换乘绕晕”到“三网融合”

2号线刚开通时,地铁与铁路间换乘耗时长,导向标识繁杂,衔接区域的无障碍设施不完善,地铁末班车时间与部分高铁晚班次之间存在衔接空档,给乘客出行换乘带来困扰。

现在彻底逆袭!苏州地铁2号线以苏州火车站为核心辐射线网,打造“581我帮您”线路服务品牌,设立“581”便民服务台,不断优化站内引导标识,联动高铁,设立免安检通道。推进“三网”融合,成立“畅行联盟”,帮带行李、行动不便的乘客全程接送。

晚班高铁也不怕,苏州地铁推出“大站快车接驳高铁北末班旅客服务”。在常规运营结束后,加开大站快车,从高铁北站到市区快了不止一点!

3号线:从“堵堵堵”到“效率提升”

3号线开通初期,东方之门站因通勤与文旅客流叠加,日均客流超3万人次,受1号线设备限制,车站高峰拥堵、效率低、指引不足,影响出行体验。

针对上述难点,3号线东方之门站经过3次闸机改造、9次客流优化,新增3台进站闸机、6台双向闸机,创新推出“远观-近寻-细辨”的多层级指引,LED屏、墙贴、手举牌全安排上。改造后,东方之门站高峰期间通行效率较改造前提升48%,高峰时段客流拥挤状况得到显著缓解,有效提升乘客出行体验。

4号线:从“带娃怕夹”到“母婴主题站”

4号线途经居民区、学校、商业区和苏州市妇幼保健院等区域。针对儿童出行安全及母婴群体需求,4号线通过服务创新,打造安全出行环境。

2024年察院场站率先推出“儿童专属通道”;2025年龙道浜站全面升级为全国首个母婴主题站,开通“妇幼爱心接驳车”,2分钟到妇幼保健院,母婴室、儿童通道、医疗箱等全部配齐。

5号线:从“日常通勤”到“奥体追星标配”

5号线开通初期以基础出行保障为主,后续因沿线商业文旅完善,奥体中心大型活动的瞬时大客流,对地铁服务提出更高需求。

现在每次有演出,奥体中心站直接变身“粉丝乐园”。主题打卡墙、应援物发放,还有“K歌之王小分队”现场合唱,爱心轮椅、医药箱也备好,看完演唱会还能在地铁里继续快乐,体验感直接拉满!

6号线:从“普通站”到“儿童医院暖心站”

6号线开通之后,除了不断强化线路本身的文旅属性,在特色站点打造方面也在不断求新。

6号线儿童医院总院站刚开通时仅仅是普通站点,现在走进站里,明黄色童趣装修,有绘本玩具区、童声提醒,安检“气球换盲盒”超有爱,变成充满童趣与温情的“温暖驿站”。更实用的是能站内挂号取号、直接买药,不用再去医院排队,带娃看病的家长再也不用抱着孩子跑东跑西了。

7号线:从“刚开通的新线”到“科学家线”

7号线2024年底才开通,以常规通勤功能为主,大家只觉得是条南北通勤线。

现在7号线已然变为苏州地铁的“科普达人”,中央公园站有130多位苏州院士的展示墙,郭巷站的“奇趣科普站”,能玩机器人、做实验,坐个地铁都能涨知识,家长带娃路过都忍不住停下!

8号线:从“只有绿色”到“候车能借书”

8号线开通初期,车站文化氛围不足、公共服务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乘客多元需求。

现在苏州地铁和阅读促进会合作,在御窑站等3个站点设了“共享书架”,候车时随手拿本书看,既能打发时间又能循环用书,生态线加了文化buff,坐地铁都变得有诗意了。

11号线:从“误入换乘通道”到“苏沪无感直达”

11号线运营初期,花桥站存在工作日早晚高峰及重点节假日换乘通道客流压力大、排队时间长的问题。同时,大量旅游乘客对“无感换乘”流程不熟悉,导致误入换乘通道、找不到正确路线等情况频发,闸机通道拥堵现象时常出现,影响通行效率。

对此,苏州地铁一方面通过站内海报、广播等载体加强宣传,引导乘客开通“无感换乘”服务;另一方面车站完成40余项设备与标识改造,动态调整闸机方向,高峰时段采用单循环换乘方式。经两年持续优化,花桥站乘客误入无感换乘通道比例下降50%,苏沪两地乘客跨城出行更便捷,“无感换乘”便捷体验切实落地。

从挤到顺畅、从普通到特色

苏州地铁这9条线路的“印象反转”

每一处都是为了让大家出行更舒服

你最常坐哪条线?

评论区说说你的感受吧~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36年前陈宝国主演的盗墓恐怖片!尺度大到少儿不宜

36年前陈宝国主演的盗墓恐怖片!尺度大到少儿不宜

释凡电影
2025-08-14 09:33:19
曝雪藏于朦胧女投资人身份,疑是《长相思》资方,真实情况曝光!

曝雪藏于朦胧女投资人身份,疑是《长相思》资方,真实情况曝光!

观察鉴娱
2025-09-14 17:51:53
全网厌恶的“海底捞讨蛋糕”事件:病态家长,能带出多没教养的娃

全网厌恶的“海底捞讨蛋糕”事件:病态家长,能带出多没教养的娃

嫹笔牂牂
2025-09-13 07:40:32
3亿汉人被300万八旗统治276年,为何不反抗?清朝只用了四招

3亿汉人被300万八旗统治276年,为何不反抗?清朝只用了四招

老达子
2025-09-14 06:50:03
美国国会放大招,月内或通过

美国国会放大招,月内或通过

寰宇大观察
2025-09-14 17:20:17
原来她早已去世,抢救11天难敌病魔,91岁老母亲坐轮椅为其送终

原来她早已去世,抢救11天难敌病魔,91岁老母亲坐轮椅为其送终

章眽八卦
2025-09-12 10:18:55
震惊!大学新生拒绝入学潮来了……

震惊!大学新生拒绝入学潮来了……

Dr小鱼
2025-09-12 15:32:51
为什么第一次发生关系后,女性会越来越想下次?

为什么第一次发生关系后,女性会越来越想下次?

王二哥老搞笑
2025-09-14 21:38:04
有公积金的恭喜了!9月13日起,住房公积金提取限制取消!使用范围也变了!

有公积金的恭喜了!9月13日起,住房公积金提取限制取消!使用范围也变了!

会计人
2025-09-13 23:50:39
放大招!深夜王炸利好!A股这个板块将大涨?

放大招!深夜王炸利好!A股这个板块将大涨?

龙行天下虎
2025-09-14 22:03:31
王朔:只要不碰车贷、房贷、传宗接代,一个月三千,也活得很自在

王朔:只要不碰车贷、房贷、传宗接代,一个月三千,也活得很自在

清风拂心
2025-09-09 15:15:04
夸梅:库里的错在于找了不爱自己的女人 她会分走你一半财产

夸梅:库里的错在于找了不爱自己的女人 她会分走你一半财产

直播吧
2025-09-12 14:02:13
一觉醒来,西贝的天塌了!新华社:不怕你预制,就怕你不告诉我

一觉醒来,西贝的天塌了!新华社:不怕你预制,就怕你不告诉我

卷史
2025-09-14 12:55:57
44岁知名女演员官宣离婚!为挽救婚姻做过亲子鉴定,起诉离婚历时两年,连发9条微博回应

44岁知名女演员官宣离婚!为挽救婚姻做过亲子鉴定,起诉离婚历时两年,连发9条微博回应

鲁中晨报
2025-09-14 09:31:05
罗永浩火力全开:我不是黑社会,吃过西贝的可以集体诉讼!

罗永浩火力全开:我不是黑社会,吃过西贝的可以集体诉讼!

眼光很亮
2025-09-15 00:15:02
善恶到头终有报!77岁瘫坐在轮椅上的秦煌,已然成了一个“笑话”

善恶到头终有报!77岁瘫坐在轮椅上的秦煌,已然成了一个“笑话”

阿涛讲情感
2025-09-14 20:40:05
山东一中学食堂无座椅学生站着吃饭,校方称传统且系省级优质食堂

山东一中学食堂无座椅学生站着吃饭,校方称传统且系省级优质食堂

教师吧
2025-09-14 10:38:31
中方发话不到24小时,墨西哥总统做出新表态:不想跟中国发生冲突

中方发话不到24小时,墨西哥总统做出新表态:不想跟中国发生冲突

铁锤简科
2025-09-14 23:13:33
被央视“点名”的谭维维,真实处境暴露,原来当初刘欢并没说谎

被央视“点名”的谭维维,真实处境暴露,原来当初刘欢并没说谎

草莓解说体育
2025-09-15 02:59:53
60岁老太住院子女无人问津,她出院后子女却来蹭饭,她掏出银行卡

60岁老太住院子女无人问津,她出院后子女却来蹭饭,她掏出银行卡

白云故事
2025-09-09 09:35:03
2025-09-15 03:40:49

头条要闻

罗永浩向贾国龙重新开战:我看你智力有问题 不可救药

头条要闻

罗永浩向贾国龙重新开战:我看你智力有问题 不可救药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体育要闻

利物浦1-0绝杀十人伯恩利 萨拉赫95分钟点射

娱乐要闻

花泽香菜官宣离婚 结束与老公5年婚姻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亲子
教育
数码
旅游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孩子上课坐不住、成绩差,警惕多动症

教育要闻

南京29初中班级数量持续减少,为何不再“超级”?

数码要闻

上市十天:Intel锐炫Pro B50火速登顶畅销榜首!16GB大显存2999元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