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苏州高新区Medpark产业园内,一款全国首创“0”交换、机械/射频两用房间隔穿刺系统顺利通过临床试验,进入注册审评阶段。在心血管介入手术中,房间隔穿刺犹如“打开左心房的钥匙”,是连接右心房与左心房的关键一步,而这款创新产品就像给这把“钥匙”装上了智能导航与安全锁,既让穿刺过程更精准高效,又大幅降低了手术风险。
房间隔穿刺术作为心内科左心治疗的关键手术,每年支撑着全国34.2万台电生理房颤手术、2.9万台左心耳封堵术及1.7万台二尖瓣修复手术。然而,长期以来,传统房间隔穿刺器械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诸多痛点:倒钝的针头不仅穿刺困难,还可能引发意外滑动、心包填塞等风险,难以实现精准定位;导丝与穿刺针的分体设计需要多次交换,不仅步骤繁琐,还会延长手术时间,交换过程中长鞘容易脱落;固定弯长钢针在操作中易刮蹭扩张器内壁,存在异物脱落的安全隐患,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与患者。
“0”交换、机械/射频两用房间隔穿刺系统。苏报融媒记者 严松/图
对此,慧扬医疗研发的新型房间隔穿刺系统实现了革命性突破。公司执行副总裁冯佳介绍,手术中,当医生手持这套集成了穿刺针、扩张器与导丝的“一体化武器”,无需像传统操作那样反复交换器械,就像用一把精准的“钥匙”,从定位到穿刺、送导丝再到过鞘,一气呵成完成所有步骤。原本需要145秒的穿刺过程,现在7.3秒就能完成,操作步骤减少了一半,大大减轻了医生的操作负担。
工作人员在无菌厂房里进行材料质检。苏报融媒记者 严松/图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套系统就像一位“全能助手”,拥有机械和射频两种“技能”。面对常规病例,机械穿刺模式能把穿刺力降低10倍,轻柔完成穿刺操作;遇到房间隔增厚等复杂情况,切换到射频模式,连接专用射频穿刺仪器,就能轻松突破“难关”,适用范围大幅拓宽。在安全性上,系统针头轴向移动距离被严格控制在7mm内,避免了刮蹭血管内壁的风险;弹簧张紧式的针头设计,既能按需调整力度,完成穿刺后又能自动回缩到扩张管内,仿佛及时收起的“锋芒”,让手术更加安全可靠。
据悉,慧扬医疗目前已提交22项专利(其中9项已获授权),并荣获苏州市、高新区“双领军人才”等多项荣誉,在心血管植介入器械创新领域崭露头角。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慧扬医疗推出的全国首创房间隔穿刺系统,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更以简化操作、提升效率、保障安全的三大优势,为心血管介入治疗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