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专有专用”的宠物服务和“情感驱动”的消费模式成为商业增长新亮点。姑苏区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通过了《姑苏区促进宠物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年行动计划》,以文商体旅融合为依托,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推动宠物经济从单一消费场景向全链条产业延伸。
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姑苏的商业脉络,探寻那些为养宠人群量身打造的欢乐角落,解锁人与宠物共享的美好时光,看看 “毛孩子” 的专属需求,如何让区域经济迸发新活力~
特色融合
生态里的别样消费体验
“带狗狗参加运动会,不仅宠物玩得尽兴,孩子也跟着开心,而且这里的领养活动特别有意义,现在我们全家每周都想来。”刚带毛孩子参加完阳光荟宠物“运动会”的李女士激动地说道。
这份“盼着来”的吸引力,正来自阳光荟构建的“它经济” 生态系统:基础层以宠物休息区、垃圾桶、游乐区等基础设施为支撑,满足人宠互动的空间功能;中间层通过萌宠售卖、签约萌宠服务店铺,促进商户转化,引入优质商业资源;高阶层则聚焦宠物社交互动、“领养代替购买” 等主题活动,创造情感价值与文化认同。这三个层次的协同联动,不仅契合周边高浓度养宠人群的多元需求,增强了用户粘性,还吸引了宠物零售、服务、医疗等业态聚集,成功吸引宠物业态店铺“萌宠天下”落地签约。
“自从搞起宠物主题活动,周末店铺的销售额比以往涨了不少。”在商场工作的小胡激动地说。据统计,每月一场的宠物运动会,能带动超50组家庭参与,其中超30%的家庭会同步产生餐饮、玩具、服饰等关联消费,单场活动拉动商圈单日销售额提升8%。
细节守护
萌宠社交消费新主场
作为姑苏宠物友好商圈的代表,环宇荟从多个方面积极推进宠物友好服务体系建设。体验方面,项目引入了苏州首家狗友GOYOO宠物餐厅,填补了区域内专业宠物餐饮市场的空白;同时制作并推出宠物友好商户地图,清晰标注可携宠门店及提供宠物零食的商铺,从根本上解决消费者“携宠消费难”的问题。消费方面,环宇荟定期举办宠物主题集市,将二手宠物用品交易与大型宠物主题活动有机结合。截至目前,本年度已成功举办超过20场宠物交友活动,为养宠家庭提供了高性价比的消费选择,既有效降低了养宠成本,也促进了闲置物品的循环消费,其单场集市最高交易额可达2万元。
在消费体验上,环宇荟也做到了“宠主与非宠主双赢”。除法规明确的禁入区外,合规宠物可进入公共区域,但同步推行 “牵绳、清便、礼貌社交” 三大准则,工作人员还会定时巡查提醒。“我一直怕狗,但来这儿逛街发现,大家都把宠物牵得牢牢的,地上也从来没有粪便,完全不用紧张。”怕狗的市民张女士坦言,“这种有规则的环境,让我们这些非宠主也能安心消费”。
在姑苏古城的各大商圈,宠物早已告别 “被拒之门外” 的尴尬,不再是消费场景里的“局外客”。这些 “毛孩子”,正以独特的活力打破边界,悄然成为激发古城商业活力、推动消费繁荣的新引擎!
服务升级
商圈里的宠物专属关怀
走进仁恒仓街,仿佛踏入了专为 “毛孩子” 打造的温馨家园。这里设立的毛孩子驻仓办,集结了一系列为宠物精心设计的配套设施:既有可满足宠物即时清洁、打扮需求的 “小毛爪卫生间”,也有适配户外活动且能及时清洗的室外卫生间;既为需要解放双手的宠物家长、有社交需求的 “毛孩子” 设置了专属停爪位,还配备了仓街专属拾便袋与宠物专属电梯,全方位解决携宠出行的各类需求。
如今,仓街90%的店铺均为宠物友好型且明示友好标识。“以前带我家‘布丁’逛街只能在店外等,现在能和毛孩子一起选衣服、喝咖啡,不知不觉就买了很多东西。” 市民王女士的体验,正是商圈消费潜力释放的生动缩影。
仓街宠物友好场景带来的消费者 “停留时长延长” “复购频率提升” 效应显著,现今打造宠物友好型商业空间逐渐成为吸引客流、挖掘消费潜力的新方向。
这个周末,不妨带上家里的“毛孩子”,去这些宠物友好商圈逛一逛,共同感受这份“宠” 爱与热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