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枫桥街道木桥社区设立“乡音和事厅”,配备乡音调解员、法律顾问常驻办公,设置“乡音调解角”“共享倾诉”等功能区。木桥社区联动街道司法所、劳动社保科、派出所、律师事务所等8个部门组建“乡音调解委员会”,吸纳乡贤、党员、企业代表等15人,成立了首批集宿区乡音调解员队伍,其中主要覆盖苏北、河南、安徽、山东等6个主要方言区。
2025年8月,因天气炎热,集宿区职工何某和杨某在宿舍空调使用问题上引发了一场“南北地域风俗习惯之争”。两名职工因空调温度设定争执不下,甚至升级为恶意举报,后一度因何某私藏空调遥控器而大打出手。企业宿管员多次上门协调未果,双方均表现出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架势,无法进行有效沟通。
木桥社区得知事情原委后,主动与双方接触,经过多方了解,其中何某与名硕生活管理部的周军克副理是河南老乡。周军克作为木桥社区“乡音调解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在集宿区居民矛盾调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以“老乡”身份尝试与何某建立沟通,从家乡风俗聊到工作生活,从情感共情和换位思考等方面切入,逐渐让何某了解到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改善双方体验,而非单方面的妥协。最终,在社区、企业、民警的共同见证下,何某和杨某在社区“乡音调解角”内商讨出双方认可的方案,达成和解。
木桥社区作为典型的外来人口集聚区,存在语言隔阂、文化差异导致的治理效能不足问题。社区积极探索监督与调解角色相融合模式,逐步构建“监督+调解”复合型队伍,活用“乡音调解工作法”,以“拉家常”方式精准掌握矛盾焦点,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推动纠纷解决,提升监督亲和力。(王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