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99公益日
一份与新学期相伴的
梁溪公益答卷正悄然揭晓
18间焕然一新的 “溪” 望小屋
全部完成改造并交付使用
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况吧~
01
携手共建
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抱阳光
“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抱阳光”,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跨部门、跨企业的合力行动。
今年5月,共青团梁溪区委会同区民政局、区妇联、区残联等部门,联合中建科工集团江苏公司启动“溪”望小屋共建改造公益项目。项目启动前,团队先做“减法”,逐户走访困境家庭、细致梳理需求清单,从“孩子是否需要独立书桌”“家庭是否有特殊无障碍需求”等细节切入;再做“加法”,为每个家庭定制专属改造方案,既覆盖“夹心层”困境家庭,也兼顾属地困境青少年的成长需求,让改造不止于“修修补补”,更贴合实际生活场景。
近年来,在爱心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梁溪区已累计改造“溪”望小屋86间。
(改造前需求调研)
02
科技赋能
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
对特殊家庭而言,“便利” 是最迫切的需求。本次改造中,中建科工的技术团队以 “科技适配需求” 为核心,让两户特殊家庭的生活迎来质变。
案例1:
一对弱视父母和他们的两个孩子是本次改造的受益者。改造前,这个特殊的家庭面临诸多不便:黑暗中摸索开关、找不到空调遥控器、两个孩子挤在餐桌上写作业、衣物无处收纳。
△改造前
△改造后
中建科工集团的技术团队为他们提供了全方位的智能化设计:智能语音窗帘、声控灯光系统、语音控制空调,以及定制的书桌书柜一体桌和分区衣柜。“现在说话就能控电器,孩子上初三终于有了自己的书桌!”夫妇俩的感慨,道尽了科技带来的 “实实在在的改变”。
△改造后
案例2:
一位腿部残疾的运动员曾获得23枚奖牌。改造前,这些象征着荣誉的奖牌散落在房间各个角落,漏水的屋顶更让这些珍贵的记忆蒙尘。
△改造前
中建科工团队不仅修缮了漏水点,还专门设计了展示空间,让这些荣誉有了妥善的存放之处,同时安装了无障碍扶手和防滑地板。“现在生活环境改善了很多,奖牌也能好好保存了。”受助家庭成员欣慰地表示。
△改造后
03
用心用情
呵护每一份“溪”望
如果说科技是改善生活的“硬支撑”,那么“耐心沟通”就是触碰心灵的“软纽带”。另一户受助家庭的改造,让“溪”望的温度愈发清晰。
另一户受助家庭改造前的小屋居住、储物空间狭小,受助家庭成员是位自闭症儿童,由60多岁的姨婆(听力残疾三级)抚养,孩子缺乏安全感和专属活动空间,改造沟通遇到困难。
△改造前
中建科工团队巧妙利用空调外机平台,通过焊接钢结构、定制断桥铝钢化玻璃进行封堵,打造了内嵌式储物柜,大大增加了储物空间。同时,团队还为孩子专门规划了学习区和活动区,配备了符合人体工学的书桌椅和充足的照明设备。
“我们不会手语,他们认字有限,交流非常困难。”中建科工项目负责人回忆道,“但我们没有放弃,梁溪团区委邀请了社会组织的手语志愿者,大家用文字、图画一点点沟通。看到他们拿着手机拍下施工过程,开心地和我们分享生活点滴,一切付出都值了。”
推开一扇门,点亮一盏灯
“溪”望小屋如同希望的种子
在孩子们的世界生根发芽
下阶段
梁溪团区委将以
“溪”望小屋共建改造项目为纽带
携手更多爱心企业和社会资源力量
用梁溪温度呵护每一份希望
助力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