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浒墅关兴贤社区,睦邻家其乐融融,老人们围坐在一起闲话家常;行知学院里传来清脆的欢笑声,孩子们正沉浸在趣味活动中……这些平凡温暖的片段,共同编织成“家在兴贤”的烟火日常。近年来,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出一条以“聚”破“散”的治理新路径,让“家”的温度浸润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服务提质 幸福“加码”
“通过社区开设的公益课程,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像‘兴’悦课堂、农耕文化研学等,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课程。”针对年轻人学习需求,社区把多功能会议室改造成免费“青年学习室”,还邀请专业老师开设公益辅导,让青年夜校成了“充电加油站”。今年暑假,社区开设的“‘兴’有所‘暑’爱心暑托班”,既有作业辅导,又有美术、音乐、非遗手工等特色课程,解决了辖区居民的后顾之忧。而在老年食堂,老人们上完合唱、八段锦等课程后,就能吃上热乎饭,“每天都过得充实又开心”成了老人们的一致评价。此外,社区还联合辖区企事业单位、商家、爱心人士搭建起共治平台,民生服务不断升级。
畅通渠道 回应民声
“太感谢沈文伟调解员了,耐心帮我们做通了工作,解决了问题。”不久前,兴贤社区阳山花苑3区的居民老潘因邻居在楼道长期堆放废品垃圾一事,来到社区请求调解。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老潘找到了社区调解室。“法律明白人”沈文伟接到反映后,迅速上门核实情况,并依法依理开展调解,最终促成邻居主动清理杂物、消除隐患,恢复了楼道的整洁与安全。这暖心的一幕,正是社区“网格+调解”模式的生动实践。
为了让群众诉求“有处说、有人管”,社区把“网格议事日”变成了民意“直通车”,通过“居民议事会+协商恳谈会”双平台,邀请居民、党员代表共商物业纠纷、环境整治等“心头事”,形成“问题收集——协商讨论——方案落实——反馈评价”的闭环流程。此外,社区通过党委牵头的联席会议制度,联动物业、物管会、居民代表定期会商,让治理从“被动应付”变成了“主动出击”。
精治夯实基础,深治破解难题,善治凝聚合力。浒墅关兴贤社区以“聚”破“散”,不仅织就了温暖有序的社区生活,更实现了从“管理”到“治理”的深刻转变。(陆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