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宜兴城区溪隐新桥附近的蓝豹救援队基地里,有人背着救生装备调试冲锋舟,有人在岸边模拟落水救援动作,还有人围坐在一起复盘过往救援案例,这样的专业训练是队员们每周六的惯例。
这支队伍的带头人是今年54岁的马美良,虽深受罕见病困扰,但三年多来,他带领队员和志愿者开展了300多次水上救援,为一个个身处危险中的生命筑起了安全防线。
马美良守护水上安全的初心,始于他12岁那年一次意外落水被救。当时,在老家江苏泰兴的河道里,他因摸河蚌不慎滑入深水区。在快要窒息的恐惧中,一双坚强有力的大手紧紧抓住了他,给他带去了生的希望。那次惊险的经历,也在他心中种下了感恩与回报的种子。成年后,马美良来到宜兴打拼,从事船艇修理工作。因为工作地点就在水边,机缘巧合下他多次救起落水群众。每当被救者连声道谢时,他都真切体会到当年施救者的欣慰,也萌生了组建专业水上救援队伍的想法:“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有一支专业队伍,救援就可以更及时、更可靠。”
2022年8月,在多方支持下,由马美良带领的蓝豹救援队成立。三年多来,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热心人士不断慕名加入救援队伍,与马美良一同坚守“不求回报,守护水面”的承诺。2024年,该队完成170次救援任务,救起9人;今年以来,已完成103次救援任务,挽回6人的生命。
鲜有人知的是,在救援中始终冲锋在前的马美良,身体早已不堪重负。2016年,他被确诊患有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这一罕见病,起初病症并未影响行动,但从去年起,他的下肢逐渐变得无力,走路需要扶着栏杆,上下船也变得笨拙。然而,病痛并未将他困住:“水上救援不太需要用脚,只要双手还有力,我就能救人!”去年8月的一天,马美良在基地值班时突然接到救援电话,对方称东氿水域有一男子划桨板落水。马美良立即召集队员出发,但不巧的是,队员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无法及时赶到。“那我先上!”情况紧急,不容耽搁,马美良迅速出发。赶到现场时,落水人员已嘴唇发紫、浑身颤抖,他忍着身体的不适,用尽全力将人拉出水面。“还好出发时没有犹豫,我们又被‘幸运’眷顾了一回。”马美良说。这种与时间赛跑抢生命的信念,早已刻入他的骨髓,为了实现“一分钟上船”目标,他的救生衣始终叠放在家门口最显眼的位置,救援设备提前检查好放在冲锋舟旁,连鞋子都是选的最方便穿脱款式。
如今,马美良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这份公益救援精神一直传承下去。军转干部冯海平与马美良相识时便注意到他走路不便,得知他负责着一支民间水上救援队伍后深受触动,当即加入。短短两年时间,冯海平就凭借出色能力成为丁蜀片区水上救援的负责人。每次外出遇到有水域经验的人,他都会主动分享马美良的故事,带动更多人加入救援队伍。
今年6月的一个深夜,一水库疑似有人落水,蓝豹救援队队员殷昱煜等人迅速赶往现场,与当地群众一同展开搜寻。虽然多番搜寻无果,但“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的信念支撑着他们,经过彻夜搜寻,最终在第二天找到了遇难者,给了家属一个交代。这种“不抛弃、不放弃”,已成为救援队里一脉相承的精神底色。
从刚成立时的12名队员,到现在的58名队员、79名志愿者,随着力量不断壮大,蓝豹救援队的救援范围从水上救援拓展到山地救援、城市应急等领域,目前已在官林镇、东氿、团氿水域增设救援点,同时正筹备在其他镇新增救援点。如今的马美良,或许因为病痛走路越来越慢,但他所热爱和坚持的公益救援事业,正在更多人手中接力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