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街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工作体系,用心用情做好辖区重点群体的关爱保障工作。
一、多措并举,守护特扶对象健康
街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社区公告栏、电话通知、微信群推送等多种渠道,确保政策传达百分百覆盖。对行动不便或信息获取困难的人员,安排专人进行一对一讲解。在9月8日-9日组织的免费肿瘤筛查活动中,共有85名特扶对象参加,通过专业医疗检查实现疾病早发现、早干预。此外,针对高温天气,组织工作人员、网格员和志愿者开展"送清凉+送服务"专项行动,不仅送上防暑物资,更提供理发、陪医、维修等10余类便民服务。家住光华社区的独居老人王阿姨感动地说:"工作人员大热天还上门帮我修空调,现在又安排免费体检,心里踏实多了。"
二、多维守护,助力未成年人成长
暑假期间,街道未保站联动14个社区组织开展困境儿童关爱、儿童暑期安全、非遗文化、研学等特色活动100余场,覆盖1085人次。各社区及未保站累计开展困境儿童入户走访关爱活动88人次,深入了解孩子们的暑期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并通过入户调研,为6名儿童完成“微心愿”。围绕"防溺水、消防安全、防诈骗普法"等主题开展33场专题安全教育活动,通过知识讲座、情景模拟等形式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开展包括非遗文化体验、研学实践等在内的特色活动64场,如御窑社区金砖博物馆、缂丝馆研学活动,宋锦文化体验等,丰富未成年人暑期生活,传承文化基因。参加活动的儿童小杰说:"这个暑假我学会了亲手做了漆水玉竹手工作品,比往年都有意义!"
三、温情救助,保障遇困人员权益
街道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制定应急预案,全面摸排辖区内流浪乞讨人员分布情况,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加大巡查频次和力度,截至目前已开展街面巡查644次,提供饮用水、食品和防暑物资5份。工作人员深入桥梁涵洞、地下通道、废弃房屋等重点区域展开巡查,在尊重流浪人员意愿的基础上,定期送上食品、饮用水等生活物资,并留下救助卡,标注救助站位置、电话。在8月的专项救助中,街道不仅为租住到期无处可去的陈伯伯提供临时住所,还积极协调其入住护理院,实现从临时救助到长效安置的跨越。"感谢街道为我解决生活困境",成功入住护理院的老人握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
苏锦街道通过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切实提升了重点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下一步,街道将继续完善服务体系,推动民生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