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辖区“小候鸟”课余生活,让传统技艺的魅力在实践中浸润童心,浒墅关理想社区精心打造“好竹意 竹编杯架DIY”活动,十余名孩子在竹编手艺人的耐心指导下,在清幽竹香间感受千年文化韵味,借一方小巧杯架筑起绿色生活的环保信念。
讲竹编文脉,传环保初心
活动伊始,竹编手艺人以一个趣味小实验拉开授课序幕,她将一片竹片和一片塑料片同时放入水中——竹片很快缓缓沉底,塑料片却一直浮在水面。孩子们围拢到水盆边,睁大眼睛观察,小声讨论着“竹片沉下去了”“塑料怎么不沉呀”。
借着孩子们的好奇心,她顺势提问:“大家知道竹子被称为‘环保英雄’吗?”她举着竹篾生动地解释:“它一天能长高20-40厘米,长得特别快;更厉害的是,每公顷竹林每天能吸收100公斤二氧化碳,就像‘天然空气净化器’!而且,竹制品用完后能回归自然,不像塑料会长期污染环境。”最后她总结道:“今天咱们用竹条编杯架,就是要让传统手艺带着环保理念‘活’起来。”孩子们听得入神,忍不住伸手抚摸竹条,眼中满是期待。
享竹艺实践,筑创意时光
在竹编手艺人的指导下,孩子们从基础的“十字打底”学起。起初,纤细的竹条总“不听话”,有的孩子编到一半就乱了纹路,急得皱起眉头。“别着急,咱们跟着步骤来,先把这根竹条压下去,再把另一根拉过来”,手艺人蹲在孩子身边,手把手耐心示范。慢慢的,孩子们逐渐掌握技巧,有的仔细调整竹条间距,让杯架纹路工整;有的发挥奇思妙想,在边缘编出“小花朵”造型;还有的拿出彩笔,在竹条上画出卡通图案,以杯架彰显个性。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高举着自己编织的杯架合影,眼中满是成就感。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竹编不仅是手艺的传递,更是文化与环保理念的播种。”接下来,理想社区将持续开展关爱“小侯鸟”系列文化活动,让传统与温暖在指尖代代相传。(钟紫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