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姑苏区混堂巷23号居民发现家门口走廊出现白蚁,这一情况让居民心生忧虑。姑苏区平江街道历史街区社区社工得知后,第一时间介入协助,迅速联系专业白蚁治理部门开展处置工作。经过专业操作,白蚁隐患被顺利解决,有效保障了居民居住安全。
事情始于一次常态化的“大走访”。社工王家明和沈予雯像往常一样,走进混堂巷23号柴阿姨的家中,了解她家生活近况。交谈中,柴阿姨面露忧色地提到了一件“小事”:“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我家走廊的木头上好像有白蚁,浴室里也看到过一只,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该怎么办,社区有没有啥办法?”
这看似微小的困扰,立刻引起了两位社工的高度警觉。拥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王家明深知,白蚁对砖木结构老宅的潜在破坏力绝非“小事”。“您快带我们去看看!”在柴阿姨的指引下,他们在门口走廊的木质门框等部位,清晰地看到了几处被白蚁蛀蚀的细微痕迹。
社工沈予雯一边仔细查看,一边用自己参加白蚁防治培训时学到的知识安抚居民,“白蚁习性特殊,盲目行动,反而容易惊扰蚁群,导致其扩散转移,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防治。您别着急,我们马上联系白蚁防治单位。”沈予雯随即查找社区的应急通讯录,电话联系苏州市白蚁防治有限责任公司,清晰说明了混堂巷老宅发现白蚁活动痕迹的紧急情况,并预约了上门服务。
次日,苏州市白蚁防治公司的技术人员便带着专业装备来到柴阿姨家中。经过一番周密细致的勘查,技术人员确认在走廊木质结构内部存在一个活跃的白蚁群体,浴室发现的翅蚁则是其分飞繁殖的迹象。“幸亏发现及时,还没有造成更严重的结构性破坏。”技术人员的话让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随后,技术人员立即着手准备防治工作。他提醒大家暂时到其他房间回避,随后取出专业的加压喷桶,将高效低毒的白蚁防治药剂,精准小心地喷洒在已被蛀蚀的走廊木质材料内部及表面、浴室边角及可能入侵的缝隙。整个施药过程谨慎而规范,最大限度确保居民和环境安全。
工作结束后,技术人员向柴阿姨详细说明了注意事项:“在浴室等生活区域,我们使用的药物非常谨慎,剂量低且毒性可控。为了确保药效得到充分发挥,这些区域需要密闭几个小时。您在使用浴室前,请务必打开窗户,进行彻底通风一段时间。”
看着专业人员高效而负责的工作,困扰自己的难题得到解决,柴阿姨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她激动地连连道谢:“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们住这种老房子就怕这些事儿。多亏了社区这么放在心上,一个电话你们就来了,真是帮我们守住了这个家啊!”
姑苏古城的历史街巷纵横交错,白墙黛瓦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老建筑也因年代久远,面临着诸如白蚁侵蚀等特有的维护难题。此次白蚁治理事件中,历史街区社区社工快速响应,及时化解了居民困扰,不仅切实解决了老建筑维护的实际问题,更成为社区践行贴心服务、守护民居安全的生动实践。(历史街区社区 张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