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下午,金秋佳节,清风送爽,枫桥街道康佳社区小广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一场以“幸福益佳”为主题的游园会在此隆重开幕,猜灯谜、幸运大转盘、互动游戏、美食品鉴等环节,让居民乐在其中,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民俗“活”起来:传统元素焕发现代活力
“‘外出时务必关闭,既防火又防盗’,请猜一日常家居用品,答案为‘门锁’?”在灯谜区,七岁的王梓轩手持灯谜纸条,激动地向工作人员求证。“恭喜你答对喽!”“耶!”孩子开心的笑容感染了大家。“‘电线破损应立即切断电源’(打一成语)”“‘定期检查燃气阀门’(打一日常行为)”,百余盏灯笼下的每一条灯谜都经过社区安全员与文化志愿者的精心打磨,使得传统灯谜既保留了古典韵味,又贴近生活实际,更富有教育意义。
![]()
本次游园会灯谜均围绕“社区安全”这一主题展开,内容涵盖了居家防火、用电安全、楼道畅通、反诈防骗、燃气使用等与居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安全知识。“以往认为安全宣传无非是张贴标语、举办讲座,略显乏味。然而,此次带领孩子参与安全灯谜活动,不仅学到了一些传统典故,还记住了‘燃气泄漏时应开窗通风,切勿开启电灯’等安全要点。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方式确实极佳。” 居民李女士开心地拿着刚刚答对的三张灯谜纸条,正带着孩子前往兑换处领取游园纪念卡片,她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正是对活动的肯定。
此次猜灯谜,超越了单纯的娱乐消遣,通过民俗文化的纽带和互动交流的桥梁,唤醒文化记忆,普及安全知识。既让传统民俗从书本走向现实,又让安全知识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真正实现了“民俗的活态传承”与“安全知识普及”的双重促进。
邻里“聚”起来:互动场景筑牢社区纽带
“一二、一二!加油!”互动游戏区的热闹氛围还未散去,邻里间的温情已在各个角落蔓延。套圈时,有居民主动将自己多余的圆环分给身边的孩子;投壶比赛中,大家为每一个成功投中的人鼓掌喝彩,即便失败也会互相鼓励“再来一次”;捞小鱼区,年长的居民帮年幼的孩子整理小渔网,分享捞鱼技巧。来自不同楼栋的居民,因一场场小游戏熟悉起来,有人主动聊起家常,有人约好下次一起参加社区活动,曾经的“陌生邻居”,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熟人朋友”。“平时住对门都很少说话,这次一起玩套圈、投壶,才发现邻居特别热情。”参与游戏的居民小陈说,游戏结束后,他还和几位邻居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定周末一起参与社区的绿植养护志愿服务。
![]()
幸运大转盘前,同样洋溢着邻里互助的温暖。居民刘奶奶视力不佳,看不清转盘上的奖项,旁边的年轻姑娘主动帮她念题、核对;有小朋友抽到了文具套装,却主动将奖品送给了更小的孩子,“我已经有很多笔了,给弟弟妹妹更合适。” 简单的举动,让善意在人群中传递。
文化“兴”起来:精神滋养培育自信根基
活动现场,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打卡各个环节,一边参与套圈、投壶等游戏,一边讲解背后的民俗知识。“妈妈,为什么投壶要站在固定的线外呀?”“因为古代投壶是一种礼仪游戏,有严格的规则,就像我们现在做事情也要遵守规矩一样。” 这样的对话,在游园会现场随处可见。正如居民周先生所说:“以前给孩子讲传统文化,孩子总觉得枯燥,现在通过游园会亲身体验投壶、捞小鱼这些游戏,孩子不仅感兴趣,还会主动问‘为什么’,这种‘沉浸式’的文化教育,比书本更有意义。”
![]()
近年来,康佳社区始终将“文化育人”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通过举办元宵灯会、端午包粽、中秋赏月等民俗活动,让传统文化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游园会,既是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生动实践,也是传承民俗文化、凝聚社区力量的重要载体。这次我们社区通过举办游园会,不仅是让大家收获知识、玩得开心,更想让居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社区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康佳社区将继续以“民俗”为媒、以“活动”为桥,推出更多贴近居民需求、富有文化内涵的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让社区成为居民心中“有温度、有文化、有归属感”的幸福家园。(顾美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