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浒墅关老年大学正式开学。近期,走进人气超高的民族舞蹈课与手工制作钩编课,迎面而来的是平均年龄60+的银发学子们蓬勃向上的活力与匠心独运的巧思。
舞动身心,重返青春
民族舞教室里,新学期的第一课正在进行。“一、二、三、四,抬手,转身,保持微笑……”老师耐心分解动作,学员们专注练习,脚步虽不似少年般迅捷,却别有一番沉稳与优雅。
![]()
66岁的顾敏是舞蹈课的老班长,她练舞超过10年,基本功扎实,人又热心,课前热身、课后通知、日常协调,她尽心尽责,在同学中很有威信。刚过去的8月份,她协助所在的社区舞蹈队,获得高新区健身舞大赛二等奖。
在年龄上,75岁的凌小芹是班级里的大姐,跳了十几年舞蹈,身材依然纤细挺拔,斩获的奖项更是多到记不清,内心的愉悦满足让她对舞蹈的爱热度不减。“我们常常一边比赛,一边旅游。”当天上午学完老年大学的课程,她又跟姐妹们约了一场晚上的广场舞。
在以老学员为主的舞蹈队里,来自加拿大的赵平是一张新面孔,她住辖区人才公寓,随创业的爱人跨国而来。在“舞”林高手云集的班级里,她的动作略显生疏,但她对舞蹈课总是满怀热情。“舞步可以帮助记忆,还能提升身体柔韧性。”这个学期除了舞蹈课,她还报名瑜伽和书法课程,加入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通过积极融入本地社群,拥抱多姿多彩的社区生活。
指尖生花,编织幸福
在手工钩编课上,热烈而和谐,并非是一种矛盾氛围。“老师,老师……”“老师你帮我看看这一针有没错……”课堂上一边是此起彼伏的急急“呼救”,一边是埋头间手指的快速翻飞,或是同学间交头小声地指点和探讨。
![]()
任课的仲老师认真实践着自己的教学理念。“要让大家喜欢上这门课,就要让她们喜欢上自己的老师。”平均年龄70岁以上的银发学子对仲老师不吝赞赏,“我们老师特别有耐心”“下课后老师对我们的问题有问必答”……
小个子、快人快语的周莉莉是仲老师的绝对拥趸,上一学期她摔伤了腿,老师让同学把手工材料带给她,还给她开起了小灶,也是从那时起,以前学习凭感觉的周莉莉开始认认真真记针法、背小抄,成长为班级里的学霸,带动一群后进同学一起向前跑。
零基础进班的严金凤就是完成惊人蜕变的“后进生”之一,“刚进班时,其他同学都有一些基础,我是完全不会。”但是架不住女儿喜欢,她咬牙坚持了下来,从平面物件到立体作品,她步步进阶,逐渐信手拈来。给女儿钩编的玩偶换装衣物,件件精致、独具巧思,让她成为别人口中“最让人羡慕的妈妈”。
班级里的不少同学通过新技能实现了手艺创收,赖海英便是其中之一。她善于自学,日常总浏览于各自媒体平台,学潮流、找构思,凭着定制作品,不仅为自己挣一份手工收入,还为自己赢得人情体面。身前的桌上展示着一套虎头鞋帽,这是她花一周时间完成的作品,打算给闺蜜家刚出生的小孙孙作见面礼。
逐渐成长以来的钩编班学员,还产生了把手艺反哺社区的愿望,学习了近两年的史小红,钩得一手好帽子。作为社区里的一名老党员,她打算在同学们手艺逐渐成熟之际,号召大家为社区的孤寡老人等送上一份手工心意。
夕阳无限好,人生再启航。在浒墅关老年大学,每一位银龄学员都用行动诠释:学习,永远不晚;热爱,可抵岁月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