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锡山,有一条河穿城而过,它听过琅琅书声、枪声铮鸣,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承载着文化的记忆,如今正映照着百姓的幸福生活。
它就是锡北运河,一条流淌着文脉、烽火与幸福的河流。
![]()
锡北运河因位于无锡县境内的北部而得名,属市级河道,呈东西走向,锡山区段起于东北塘北白荡,止于东港镇后庄(市界),全长29.3公里,分别流经东北塘街道、云林街道、锡北镇、羊尖镇和东港镇。
该河拓建于1959年冬至1960年春,除八士与张泾之间有一段3公里长的新辟河道外,西段利用了原来的横塘河、张塘河、北白荡,东段利用了东青河、苏塘河、羊梓河等老河道拓宽改造。锡北运河是锡北地区和锡西地区的引泄水道,具有排涝、行洪、航运、灌溉的功能。
![]()
01
千年水脉滋养文化根脉
晨光初染锡北运河,流水如绸缎般铺展,它轻抚着锡北镇的文化肌理。顾宪成纪念馆内匾额高悬,墨香满室,耳边仿佛仍回响着东林先生的“风声雨声读书声”,白墙黛瓦间似有“家事国事天下事”的辩论声穿透时空。
![]()
穿过庭院,便是锡北镇城市书房,读者或倚窗静读,或伏案疾书,顾宪成执卷凝思的剪影与当代读书人伏案的身影交叠,文脉传承在此刻有了具象的回响。
![]()
穿境而过的锡北运河、严羊河在羊尖镇严家桥村缓缓流淌,沿着唐氏百米长廊边走边看,四座百年老桥横跨在河道上,桥影、屋影、树影、人影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尽显江南水乡秀色。
![]()
![]()
河岸的锡剧戏台开锣,声声戏曲,悠悠唱腔,“太湖一枝梅”华丽绽放。锡剧发源地展示馆全面呈现了锡剧从轻灵雏音萦绕乡间,到薪火相传锡韵流芳的发展全过程。
![]()
![]()
02
红色热血浇灌革命沃土
锡北运河不仅是一条文化之河,更是一条红色之河。
从锡北镇走出的严朴、陈志方等革命先驱,如暗夜中的火种,在这里萌发革命思想、走上革命道路,点燃了无锡革命的星星之火。
![]()
![]()
新四军六师将士在谭震林的率领下,在这里烽火抗战、驰骋苏南。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展厅内,长桌、泛黄地图、铁皮军号无声诉说着运筹帷幄的日夜,每一件展品都是烽火岁月的信使。
![]()
![]()
在锡北运河的东北角,翠色葱茏的斗山上,锡北革命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巍然耸立。巍巍青山铸忠魂,先烈们英勇无畏的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一条翡翠的绿水烙上红印,使得这片土地更加灿烂。
![]()
03
今日清波荡漾幸福生活
“小时候对运河的印象是,沿河码头相当热闹,米、布、粮油都在这里交易。遇到集市,河边摆满了摊子,卖鱼的、卖菜的、卖农具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这条千年水道,见证了无数沿岸居民的成长与变迁,承载着他们的记忆和情感。
![]()
![]()
而今,河塘交汇,锡北运河滋养着两岸肥沃的田地,运河上船只依旧往来频繁,张泾大桥横跨运河两岸,船舶、水纹、桥梁、山景,保留了锡北运河传统风貌的古朴之美。
![]()
![]()
从运输河到生活秀带,今日的锡北运河,已成为一条造福于民的幸福河,人们“推窗见绿”的憧憬逐渐成为现实。近年来,锡山依托锡北运河流域EOD项目实施综合治理,不断提升水生态治理水平,完成了多条河(塘)的改造,呈现出“水清岸绿景美”的江南风貌。
![]()
沿老锡沙线和锡北运河,东港镇依托沿路沿河景观精心规划改造亚光公园。公园内具有超高的绿化覆盖率和优美精致的绿化景观,健身步道总长度580米,还设有健身场所。
![]()
“我们每天都要来这里散散步、走几圈的,傍晚吹吹晚风、看看风景,很舒服。”附近的村民对亚光公园赞不绝口。
![]()
养老升级变“享老”的专业照护,也在运河畔温暖人心。东港养老院位于锡北运河南侧,引进智慧机构养老服务管理平台,为辖区群众提供一站式、多样化、高品质养老服务。
![]()
宽敞明亮的大厅、健身房、康复室、影音室、棋牌室一应俱全,户外还有康体锻炼设施。老人们三三两两聚在走廊拉家常,处处都是悠闲自得的温馨场面。
![]()
![]()
锡北运河
流淌的是水,承载的是魂
它是锡山的历史书、奋斗碑与生活画
滋养着文化的血脉
铭记着烽火的岁月
荡漾着幸福的清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