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滚绣坊社区上演了一段“手链寻主”的温情故事:一位居民在辖区内捡到一串手链后,主动交由社区网格员王名媛保管。经过多日线上线下寻找仍未确定失主,王名媛将手链转交社区警务室,并通过社区公告明确领取指引。最终,失主在规定时间内前往社区认领,手链成功物归原主,失主不仅向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及民警表达感谢,还手写感谢信致谢,用笔墨传递对社区服务的认可与温暖。
滚绣坊社区作为苏州古城内的老旧社区,邻里间互帮互助的氛围浓厚。此次被捡到的手链,由一位居民在社区公共活动区域发现。该居民考虑到失主丢失物品后的焦急心情,第一时间前往社区服务中心,将手链交给了负责该片区的网格员王名媛,希望通过社区力量尽快找到失主。
接到手链后,王名媛第一时间对物品进行登记,详细记录了手链的外观特征、捡到时间及地点,并拍照留存。考虑到失主可能会因丢失物品四处寻找,她当即决定先通过自己的工作渠道初步排查,同时承诺会全力协助寻找失主,让拾金不昧的居民放心。这一过程中,社区“居民事无小事”的服务理念得到充分体现,从居民主动交送失物到网格员细致登记,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社区的文明底色。
然而,经过连续的线上征集与线下问询,王名媛暂时未能锁定失主信息。考虑到手链长期保管存在风险,且需给失主更规范的认领渠道,王名媛决定将手链转交社区警务室,借助警务力量进一步推进寻主工作,同时制定明确的领取流程,方便失主及时认领。
在与社区警务室辅警沟通后,王名媛于当日上午将手链正式移交,并共同制定了清晰的认领提示。社区通过单元公告栏、居民微信群及门口电子屏,同步发布认领通知:明确手链已存放于社区辅警室,今日16:00前,失主可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前往社区辅警室核对认领;16:00后,辅警将把手链送往双塔派出所统一保管,届时失主需自行前往派出所,凭身份证件办理认领手续。通知中还附上了社区辅警室地址及双塔派出所的联系方式,确保失主能清晰了解认领流程与时间节点。
认领通知发布后,社区工作人员与辅警均做好了接待准备。辅警室提前整理好手链的登记信息,确保失主前来时能快速核对;社区服务台也预留了咨询电话,随时解答失主关于认领流程的疑问。当日下午15:30左右,一位居民来到社区辅警室,称自己此前在社区丢失过一串同款手链,并详细描述了手链的丢失时间、地点及具体特征,与登记信息完全吻合。
辅警按照流程,让该居民出示身份证件并登记,随后取出手链进行现场比对——从链条长度、饰品位置到细节纹路,均与居民描述一致,确认其为失主。在完成认领登记后,辅警将手链交还给失主,同时告知其今后保管贵重物品及具有纪念意义物品的注意事项,避免再次丢失。
手链成功领回后,失主向工作人员及网格员王名媛表达感谢。她表示,手链丢失后自己十分焦急,曾在社区四处寻找却无果,直到看到社区发布的认领通知,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没想到真的能顺利找回。“社区不仅帮忙寻找失主,还把认领流程安排得这么清晰,让我少跑了很多冤枉路,真的太贴心了。”
失主还手写了一封感谢信,专程送到社区。信中写道:“从居民拾金不昧,到网格员耐心寻主,再到社区与警务室的默契配合,每一个环节都让我感受到了滚绣坊社区的温暖与担当。正是因为有这样负责任的团队,我们居民的生活才更安心、更舒心。”
这封手写感谢信成为社区服务民生的生动见证。滚绣坊社区党委表示,此次“手链寻主”事件虽小,却串联起居民、网格员、社区与警务室的多方力量,既是社区文明建设的缩影。未来,社区将继续聚焦居民身边的“小事、实事”,通过精细化服务与多方联动,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让温情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传递。
通讯员:朱希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