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高新区
有一个“00后”小伙儿
——潘远志
年纪不大,志向不小
19岁在高新区创业成立博志金钻科技,一举突破我国半导体热沉载板“卡脖子”技术,带领创业项目“金镶钻”,三次登上中央电视台。如今24岁的他,成为2025年“苏州青年科学家”中最年轻的一位。
![]()
潘远志专注高性能半导体封装载板与器件的研发生产,在比食用盐还要小的钻石颗粒表面镀上一层铜膜,使得其导热率比国外同类型产品高出22%,价格却低30%,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苏州是一个无法拒绝的地方”
潘远志和苏州有着不解之缘。15岁时,他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因两校合作,入学第一年便来到了苏州中学,接受了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并积极参加多场创业比赛。这段特殊的经历,为他日后扎根苏州创业埋下了种子。
![]()
“2017年暑假,我参加了苏州一个创业夏令营。那时,我对创业有了基础认知,也萌生了一些想法。”潘远志表示,最初他像大多数孩子一样,梦想成为纯理论研究的科学家。但这次夏令营让他深刻感受到,自己真正想做的是生产出能服务社会的实际产品。从那时起,他便坚定了将科研与产品结合的道路。
![]()
2020年,潘远志从西安来到苏州,创办了博志金钻公司。他坦言,不仅少年时的求学经历让他对这座城市怀有深厚好感,苏州完善的创新生态和精准的产业政策,也是吸引他来此创业的关键。
“不断迭代是企业的最大竞争力和最大壁垒”
当芯片功能越做越强,个头越做越小,如何更好散热,就成为芯片面临的关键问题。“从研发的角度来讲,问题是源源不断的。”潘远志介绍,持续研发新产品、新工艺,必然伴随着新挑战的涌现,但恰恰是这种不断的迭代,正是一个科技型企业最大的竞争力和最大的壁垒。
![]()
博志金钻正是通过研发、生产芯片的散热封装材料和器件,满足芯片小型化与散热的需求。目前公司拥有多个产品管线,陶瓷载板是实现量产的主要产品。“现在有3000多款不同的陶瓷载板,在我们新做的几个产品管线上甚至可以超过国外公司的技术水平。”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这是潘远志创业的初心。
![]()
在他的带领下,公司拥有多条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连续式生产线,持有60多项发明专利,在苏州、南通两地建有总计超过一万平方米、含万级洁净室的标准厂房,固定资产投资接近两个亿。
“我永远都有一个目标”
“从考入少年班,到市场融资,再到技术研发,起初我都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结果都成功了。”回顾过往,潘远志说道,“我永远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也许会变化,但它永远都是在当时激励着我前进的动力。”
公司创立之初,他计划研发生产金刚石复合材料,但在战略调整后,陶瓷载板成为首个拉通的产品管线。而曾经的目标也没被遗忘,金刚石类的散热材料现如今也已全部拉通。
![]()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我会继续深耕芯片散热封装领域,研发更多高性价比、高性能的散热封装材料和器件。”潘远志信心满满地说。正如他在“给未来的一封信”中所表达的:年轻是优势,但它绝非沾沾自喜的资本。未来的路,他依然会保持这份闯劲与拼劲,继续扎根苏州,持续做大做强、蓬勃发展,为中国“芯”贡献苏州力量。
潘远志给未来的一封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