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央视连续关注:城市焕“新” ,打造融合发展“昆山样板”)
今天(9月26日)
CCTV-4《中国新闻》栏目
聚焦昆山
城市焕“新”
打造融合发展“昆山样板”
作为以制造业见长的“最强县级市”,昆山也面临土地开发强度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问题。当前,昆山实际服务人口超300万,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00万辆,当地正统筹规划城市有机更新,通过补短板、提品质、强功能,建设一座“产城人”融合的现代化城市。
从昆山市中心出发
驱车半个小时
就来到了张浦镇的尚明甸村
从画面里看
确实是村
连片的稻田、白墙黑瓦的村居
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
但再仔细瞧呢
白墙上有的挂着咖啡招牌
有的打着“科创”的名义
还有随处可见的年轻面孔
处处又都让人觉得这个村“不一般”
王珂来自安徽,4年前,他带着自己的智慧软件开发项目,来到尚明甸村落脚创业。这处由村办厂房改造成的办公室,就是他梦开始的地方。
![]()
三体智慧网络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珂
当你打开窗户,看到这些田野,心情就平复下来。从办公室走到户外,看一看、走一走,去隔壁的咖啡馆坐一坐,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如今,王珂的业务已经从昆山做到了全国,团队也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70人,超过一半的年轻人都住在村里的“科创之家”公寓。3000平方米的科创载体周边,健身房、餐饮、民宿、书店一应俱全。在这里,城市和乡村的边界逐渐模糊,也吸引到越来越多的项目和人才。
昆山市张浦镇尚明甸村党总支书记
村委会主任 孔玉
我们把规划立在前,通过保护性开发,盘活了存量的集体建设用地,在这里打造一个“商业硅谷”。
![]()
尚明甸村的变化并不是个例。遵循“产城人”融合发展理念,昆山提出“老城区焕新、新片区塑形、全领域激活”,加速推动新一轮城市更新和功能提升。这也给昆山的青阳港带来了新的生机。沿河两岸,过去密集分布的工业园、厂房,如今已逐步腾退复绿,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城市新中心。
![]()
这一次,昆山把人的需求作为重新规划的起点,既注重总部经济、创业载体等产业功能,又通过“留白”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公园绿地,高标准打造融合发展的“昆山样板”。
昆山青阳港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崔晗
我们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向能级更高的城市看齐。现在,更多地从休闲、生活、消费的角度来考虑新的城市中心定位。也就是说,我们要坚持长期主义。
如今,400多个公园和近500公里慢行绿道遍布昆山,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市民乐享生态福利。这份“以人为本”的城市温度,更延伸到了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聚焦群众最关心的居住安全、“一老一小”出行便利等需求,昆山仅今年就安排35项“温暖‘+1℃’”民生实事工程:从覆盖全市的“全城换电”项目,为10万辆电动自行车提供24小时换电服务;到更新改造首批2000多台住宅老旧电梯,让居民享受“一键直达”的便捷生活。
昆山将财政支出的80%以上用于民生改善,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多方面持续投入,与人民群众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责任编审 | 顾洁 金燕博
融媒体编辑 | 刘文琦
视频编辑 | 吴思衡
校对 | 葛自强
综合 | CCTV-4《中国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