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街道康佳社区积极探索居民自治模式下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依托“议佳事”社区议事品牌,将协商议事机制贯穿小区“微改造”全过程,通过“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力”,以“微改造”疏解民生痛点,以“共治共建”激发社区活力,点亮居民生活中的“小美满”。
![]()
![]()
![]()
遍访居民听民意,共商共定改造策
康佳社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治理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依托小区“康家小院”、广场长廊、楼道小板凳等议事阵地,“老银佳”老年协会成员定期开展居民议事会,收集到老年活动室桌椅老化、适老化设施不足等意见;网格员通过“敲门行动”走访辖区居民,汇总儿童游乐设施不足、康家小院地面破损等多项诉求。社区积极响应,组织居民代表、物业、物管会、网格员召开多方会议,针对老年活动室、室外健身场地改造方案开展意见征集,最终确定“适老化提升+全龄共享”改造方向,将居民诉求转化为具体改造项目,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共建共治格局。
设施焕新惠民生,全龄共享新空间
为切实满足社区“一老一小”群体生活需求,打造祖孙同乐、全龄友好的社区环境。老年活动室以“为老服务”为核心完成改造,将原有空间重新规划布局,新增4套实木圆桌与靠背椅,墙面重新粉刷,更新卫生间设施设备,增设防滑地垫、扶手栏杆及电风扇等适老化设施,打造“银龄茶话区”,让居民在喝茶聊天中感受家的温馨;儿童游乐设施同步完成“安全+趣味”双提升,新增2套儿童滑梯、2组彩色跷跷板和10个卡通造型座椅,地面铺设缓冲垫,周边设置“科普知识墙”,通过漫画形式普及安全常识;康家小院则完成“功能融合”修缮,修复破损地面、翻新原有桌椅并绘制彩绘墙,让“议事+休闲”功能有机融合,真正成为居民交流、“一老一小”共享的“露天会客厅”。
微治理撬动大幸福,家园蝶变向未来
康佳社区以此次改造为契机,深化居民自治实践,汇聚发展合力,围绕民生热点持续拓展“微改造”覆盖面,将小区易积水、易起尘的水泥路面,替换为防滑耐磨、颜值与实用性兼具的面包砖;在楼栋公共区域规范设置统一晾衣架,解决居民“晾晒难、乱晾晒”痛点。推进“童心佳园”“屋顶花园”“邻舍棋台”“中医康养角”“邻里能量公园”等“小而美”项目的建设。同时,完善“居民提议—民主协商—协同落实—长效维护”全链条治理机制:通过“线上议事厅+线下小板凳”征集居民提议,依托“议佳事”品牌开展民主协商,联动物业、物管会、共建单位协同落实项目,组建由居民骨干、志愿者组成的“居民护卫队”,共同维护改造成果可持续运营。
如今,康佳社区的治理模式已完成从“单项服务”向“多元共治”的升级。这场以居民为核心的微改造,用“绣花功夫”推进空间微更新,以“共治温度”激活老旧小区的持久生命力,让居民持续感受“家门口的幸福”,共同书写社区治理的新篇章。(程以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