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入秋
但高温依旧“超长待机”🔥
整天靠空调奶茶续命的你,
是时候把“养生模式”调出来了
马山就藏着一个“超懂调理”的
800岁老院子——梅梁小隐🧱
“疗愈计划”开启( ̄︶ ̄)↗
![]()
沿着马山东侧的太湖一路向前
在林荫深处
你会与这座南宋老宅不期而遇
它可不是普通民居——
是当年“医学顶流”许叔微辞官归隐的居所
![]()
许叔微可是宋代的医学界顶流,虽然已经官至翰林学士,却因为看不惯朝廷里奸臣当道,毅然辞职,跑到马迹山开启了“隐居模式”。
看看他的居住环境:坐北朝南,一进二院,背靠冠嶂峰面对梅梁湖简直就是山中的VIP席位,“梅梁”是门前的梅梁湖,“小隐”则出自西晋诗人王康琚《反招隐诗》的“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寓意隐居山林。梅梁小隐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
![]()
对了,这幢小房子还有个曾用名“三橿老屋”,原因更直白:许叔微曾经亲手在门前栽下过三棵橿树只可惜后来因为台风、气候等自然因素已经损毁。
![]()
虽然院外老树没了
屋内主人“仍在”
![]()
“诊室”旁边就能看到许叔微开的“药方”啦:左边是“失眠救星”组合:寐安方系列。
![]()
右边是“头晕克星”战队:眩晕丸系列。
![]()
每味药材都被精心放在亚克力药斗中展示,并配有药方介绍,许叔微大概也没想到,他的方子八百年后还能“云就诊”吧。
许医生提醒:如有身体不适还需线下及时就医哦。
![]()
许叔微有个超酷的称号——“经方不过三”。意思是他开的方子,三剂之内必见效!他也成了中医界公认的“经方始祖”。
有一次,有个病人症状很严重,一群医生吵得不可开交。许叔微到场后,只问了一句“小便怎么样”,就断定是“脾约证”,用了麻子仁丸后当晚就好了!病愈后人家要重金酬谢,他却笑着说:“吾志在济世活人,非图钱财也。”
正是这次经历
又让他解锁了新身份
南宋最牛“中医rapper”
![]()
许叔微意识到很多医生虽然读《伤寒论》,但并不得要领,于是创作了超实用的《伤寒百证歌》,把深奥的医理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谣,这“歌”到今天依然还在流传,让艰深医理变得“好记又好用”!
![]()
![]()
![]()
侧厅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欢迎来到许叔微的“户外中药实验室”!这里每一株植物都是能治愈身心的“小精灵”。
![]()
![]()
许叔微曾亲手种下的古橿树“天团”如果还在,大概都要快900岁了,它们的树皮就是中药“秦皮”,清热明目一级棒!
橿树旁还有千年“老戏骨”——古柞树,由于它的枝干长满毛刺,连鸟都不敢停歇,因此人称“鸟勿歇”,但这个宝贝,叶能治疮痈,树结能活血化瘀,堪称树木界的“刺猬医生”!
![]()
还有许叔微的制药神器——鸭脚潭,这口清泉当年可是专门用来煎药制药的,许太医坚信“好水煎好药,事半功倍”。周边村民说改造以后井水依然清甜,现在里面还有井水呢。
![]()
细心点会发现,几百年过去了,屋里屋外的植物可都不是“普通草”。
![]()
![]()
![]()
![]()
墙角有薄荷在“卖萌”(清热解表),窗棂前里有乌蔹莓在“比耶”(活血散瘀),屋檐下垂序商陆在“招手”(利水消肿),角落里翼茎阔苞菊在“微笑”(消炎抗菌)……又“长脑子”了,每一步都是养生课。
再次温馨提示:百草只可远观,不要浅尝哦。
![]()
看到许叔微的小院子,突然有点明白了鲁迅先生儿时为何那般喜爱百草园。摸摸这株小草,碾碾那只果子,自在极了。
![]()
![]()
走在早已不平整的青石板路上,仿佛能看到许叔微提着药篮在院子里忙前忙后,在这片惬意的小天地里造就了一次次生命的奇迹。
循着屋后的山路上山,会发现更多小惊喜。 杨梅林已经枝繁叶茂,下次再来就能尝鲜咯。
![]()
坐在古树下发一会儿呆,有可能会遇到慕名前来“拜访”许医生的后学,也可能邂逅漫步太湖之滨寻一方清静地的游客,踏进老宅的瞬间,只剩风声配上淡淡的草药香,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下来。
![]()
![]()
梅 梁 小 隐
落落风尘际,犹存此屋闲。
孤根七百载,寒士万千间。
民物原关抱,林泉且放顽。
苍天独无意,眼底露孱颜。
——(清)冯效亮《三橿老屋歌》
![]()
此外,还可以参加各类中医活动,追溯中医药历史,零距离感受中医文化,了解中华传统医学知识,沉浸体验中医药文化之美和独特魅力。
![]()
躲进这个安静了八百年的小院
吸一口“名医同款”负离子吧~
别忘记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