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的诗意愿景,遇上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0月14日,东渚街道“东” 篱共 “筑” 首届微公益创投大赛项目路演活动如期举行,一场围绕“凝聚公益力量、激活社区活力”的项目比拼,在东渚街道拉开帷幕。自大赛启动以来,各社会组织积极响应,经过前期筛选,13个契合社区需求的优质项目脱颖而出,齐聚路演现场,角逐落地资格。
路演现场:13个项目勾勒社区美好蓝图
本次路演严格遵循“7分钟项目汇报 + 3分钟问答互动”的流程,13个项目按照落地社区顺序依次亮相,每一分钟都凝聚着团队对社区服务的深度思考。
从困境群体帮扶到社区服务模式的创新突破,从志愿队伍的培育赋能到民生痛点问题的破解,项目内容紧扣社区实际需求。汇报中,团队们清晰阐述项目背景、实施路径与资金规划,用数据与案例,展现出项目扎实的可行性与鲜明的创新性——有的项目聚焦老年群体 “数字鸿沟” 问题,计划开展定制化教学;有的项目关注青少年成长,设计多元实践活动;还有的项目致力于社区环境优化,打造宜居空间。每一个项目,都在为“美好东渚”的愿景添砖加瓦。
专业评审:多方合力严把项目质量关
为确保评审公平、专业,本次路演特邀多方权威力量组成评审团,他们分别是:东渚街道社会治理办公室主任王惠芳、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授)王春、全国乡村阅读推广人(苏州市书香社工事务所理事长)周晓燕、资深财务专家李莲香,以及各社区项目负责人,为优质公益项目“把关指导”。
评审过程中,专家们围绕项目“可行性、创新性、社区价值”和团队能力、预算合理性几个维度,对每个项目进行细致考评。他们不仅针对项目细节深入提问,还结合社区治理经验给出优化建议,既考量项目的实操性,也关注其长期社会效益。现场打分、即时记录,专业严谨的评审流程,为筛选优质项目提供了坚实保障。
持续推进:让公益项目从 “创意” 走向 “落地”
历时两个半小时,13个项目的汇报与评审环节圆满完成。接下来,东渚街道社工站将结合评审结果、专家意见及项目申报要求,公示并确定7个最终获选项目,让真正贴合社区需求、具备实施价值的项目脱颖而出。
作为大赛的 “枢纽”,东渚街道社工站始终秉持共“筑”理念——联动政府、社会组织、居民等多方力量,推动公益项目从“纸上创意”转化为“家门口的服务”。
接下来,社工站将持续跟进获选项目的落地实施,做好资源对接与过程监督,让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落到实处,构建更有温度、更具活力的家园。(轲晓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