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耕社区文化“微土壤”,播撒青少年自然阅读种子,近日,浒墅关惠丰社区以口袋公园为“流动课堂”,串联起“垃圾分类、自然教育、亲子共读”三大主题,连续开展“袋”出秋天·绘聚美好创意绘画、“秋天的魔法”绘本研学等系列文化活动,让“小角落”变身“大课堂”,用一片银杏、一页绘本写下“幼有所育”的惠丰注脚。
![]()
![]()
“袋”住秋天,也“袋”住想象力
“金黄银杏是太阳留下的邮票,火红枫叶是风写给树的信。”志愿者一句话落下,孩子们立刻把秋天“请”进画布。他们小手攥着塑料袋,蘸一点金黄、抹一笔火红,在白色画布上“投递”秋风:银杏叶成了“太阳邮票”,枫叶变作“树梢信笺”。“塑料袋重复使用一次,就能减少0.1克塑料入海。”0.1克塑料减排的冷知识,被涂鸦的指尖翻译成最温暖的环保宣言——“少用一次塑料袋,海龟就多一分微笑。”志愿者适时穿插“环保小知识”,让孩子们在涂鸦中学会绿色生活,守护地球“大画布”。
把绘本“种”进泥土,让书香“长”在树上
“黄色是落叶,红色是果实……”一曲《颜色歌》唱罢,苏州图书馆高新区分馆的绘本老师翻开《秋天的魔法》,故事里的落叶飘到孩子脚边,现实里的果实落在绘本封面。文字与秋色重叠,阅读与自然握手。孩子们接过小巧的帆布袋,化身成为“自然收集家”,兴奋地穿梭于公园的各个角落,小心翼翼地拾起形状各异的落叶、泛黄的草茎……很快,原本空瘪的袋子鼓成了秋日的“百宝箱”,也盛满了孩子们闪闪发亮的笑声和好奇。“平时孩子总待在家里看电子产品,很少有机会这样零距离地接触自然。这个活动太有意义了,不仅让孩子爱上了阅读,更让他们学会了观察自然、热爱自然!”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欣慰地向工作人员反馈。
下一步,惠丰社区将继续以书为媒、以自然为笔,把“小微空间”写成“民生大文章”,让每一次抬头、每一次低头,都能“阅”见美好,“育”见成长,“遇”见幸福。(袁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