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盲人心理咨询师朱浚溢:努力成为照亮他人的“一束光”)
在昆山和笙疗愈空间内,悠扬的乐曲如水般流淌,朱浚溢端坐其中,指尖下流淌出的不仅是音符,更是一种穿透黑暗、直抵人心的温暖力量。从一位视力逐渐模糊的少年,到如今游刃于音乐疗愈与心理辅导领域的博士,朱浚溢用他的人生轨迹,在黑暗中绘就了一片璀璨的星辰,也为昆山众多残障人士照亮了前行的多元路径。
朱浚溢的故事,始于一场与光明的漫长告别。初中时期,他的视力开始不明原因地下降,这个过程持续了数年,直至大学三年级彻底陷入黑暗。命运的巨变没有击垮这个年轻的学子,他选择用努力与坚韧与之抗衡。
2015年,朱浚溢的身影出现在《眼底星辰——视障者多元就业纪录片》中,首次向社会展示了视障群体突破传统就业藩篱的勇气与可能。这不仅是朱浚溢个人故事的记录,更像是一个宣言,预示着他将为这个群体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人生的边界,从来由自己定义。2016年,朱浚溢远赴台湾攻读博士学位,在学术殿堂继续攀登。学成归来,他将“目光”聚焦于残障同胞的内心世界。2018年至2021年,他打造全国首套针对残障朋友的心理系列课程《遇见更好的自己,给残障朋友的11堂心理私房课》,帮助他们构建强大的心理基石;同期独立制作首档残障主题网络播客《两岸无障碍》,用声音打破地域与信息隔阂,搭建起沟通理解的“空中桥梁”。
如今,朱浚溢把所学所感带回昆山。在高中同学创办的和笙疗愈空间里,他以音乐疗愈师的身份,用优美的旋律为都市疲惫的心灵提供栖息之所。在朋友的心理咨询室中,他通过网络将专业心理支持送达更多需要的人。从曾经的受助者,到如今的助人者;从奋力追寻光,到成为照亮他人的光,朱浚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朱浚溢的成长,是昆山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生动缩影。未来,昆山或将涌现更多如他一般的“点灯人”,在各行各业闪耀光芒,共同绘就残健融合、共奔美好的动人画卷。
责任编审 | 李传玉 姚荔青
融媒体记者 | 许静
融媒体编辑 | 朱敬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