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将至,秋意正浓。近日,狮山横塘街道狮山二社区紧扣霜降节气传统,组织十余位居民,前往苏州澄湖蔬菜示范基地开展秋日采摘活动。通过亲手采摘时令蔬菜、学习农事知识,居民们在农耕实践中感知自然节律,传承节气文化,共绘城乡融合的温暖画卷。
![]()
霜降作为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民间素有添衣备冬、吃柿补养的习俗,凝聚着顺应天时、祈愿安康的农耕智慧。而今年霜降恰处10月23日午时之前,农技员在田埂边向大家介绍:“今年霜降属‘上午霜降’,正是备储冬食、开展农事的关键节点。”
![]()
澄湖基地的生态田野正迎来晚秋丰收。居民们漫步田埂,聆听农技员讲解霜降时节抢收晚稻、腌制冬菜的农事传统,并亲手采摘鸡头米、茭白等水八仙蔬果。李阿姨说:“霜降不仅要吃柿子,更是囤秋菜、备冬食的关键时候!”采摘现场,居民们挎竹篮、持剪刀,在农技员指导下辨别蔬菜成熟度,学习“轻摘留根”的生态采摘技巧。几位阿姨弯腰寻找着圆润的茨菰,奶奶们则熟练地收割鲜嫩水芹,不时交流着“霜降腌菜”的家传心得。田间地头洋溢着收获的欢声笑语,邻里之间的温暖情谊也在协作中悄然滋长。
活动还特别设置了“霜降美食分享会”。居民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现蒸的澄湖鸡头米。这颗“水中人参”是地理标志产品,霜降前后口感愈发糯软,成为秋补佳品。社区工作者也发起“节粮倡议”,居民张阿姨坦言:“自己摘的菜更舍不得浪费,以后按需做菜,就是最好的惜粮!”
狮山二社区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将“霜降民俗”与“农事体验”结合,是推动“二十四节气生活化”的创新实践,让居民在劳动中感知自然韵律,在分享中传承民俗智慧。社区将继续以土地为纽带,围绕节气时令开展贴近生活、贴近居民的文化活动,织就传统与现代交融、邻里与自然共生的温暖图景。(顾晓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