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25日,第4届国际天文与天体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低年组(IOAA-jr)在罗马尼亚举行,江苏省天一中学高一学生许益诚与其他4名选手代表中国参加比赛并摘得金牌,这也是无锡学子首次在天文类国际奥赛中获得金牌。
![]()
据介绍,国际天文与天体物理奥林匹克竞赛(IOAA)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国际天文竞赛,在天文领域有着重大影响力和认可度,自2022年起,该比赛首次增设低年级组(14至15岁年龄段)的比赛,简称IOAA-Jr,致力于提高全世界青少年对天文学的兴趣,为天文爱好者搭建起一座通往更高科学殿堂的桥梁。本届赛事为历届规模之最,共吸引来自2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学生参与,中国代表队表现优异,5名队员共斩获3枚金牌与2枚银牌。
![]()
IOAA-Jr的比赛分为理论笔试、观测笔试和观测实践等环节,全面考察选手们的天文基础知识运用、认知星空、望远镜操作等科学素养。
许益诚告诉记者,天文与天体物理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比赛中,除天文、地理、天体物理方面的内容,理论考试还涉及数学、化学、生物等多学科,实践环节则要求选手在20分钟内观测天体并完成答卷,对选手综合素养要求比较高。由于是国际赛事,虽然有领队老师将全英文的试卷翻译成中文,但是选手仍需要用英文作答。
![]()
“我相信付出努力就会有回报。”许益诚自信地说道。他从小学起就对天文有着浓厚的兴趣,家里给他买的一台专业望远镜成为他儿时最重要的“伙伴”。2022年进入天一中学资优教育中心后,学校的天文社团为他提供了系统学习天文与天体物理知识的平台,丰富的课程和志同道合的伙伴见证着他每一次的成长。2023年,许益诚首次接触天文奥赛,2025年5月,他荣获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至此获得国际奥赛金牌。
![]()
“仰望星空之大,始觉人之渺小。”许益诚说,他的获奖,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天一中学的培养:在天文社中,他接受了系统的学习,并得到了许多实践观测的机会,备赛和比赛期间,天文社团指导教师沈新荣全程陪伴辅导,学校也是全力支持,免除他的后顾之忧。
![]()
![]()
![]()
天一中学的天文社是学校优秀社团之一,近年来,先后与南京大学共建了地球与空间科学探究学习中心和英子流星监测站,与上海交通大学天文系共建了天体物理学习中心,并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普及办公室、香港大学、紫金山天文台、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等机构合作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社团向国际三大天文奥赛中国国家队输送了约1/3的江苏籍队员,学生发现近地小天体20颗,证认3颗,获国内外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奖牌数百项,一批学生进入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国内外顶尖高校的天文院系继续深造。
![]()
“我们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天一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学校一直在努力的方向。从星光闪耀到群星璀璨,天一为优秀学子搭建个性化成长舞台,也让更多学子在更多、更大的舞台上展现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