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江苏苏州姑苏区再次成为全国游客热捧的打卡地之一。8天时间,当地重点景区商圈532万人次涌入,同比去年国庆假期增长33.66%,全区酒店平均入住率约87%,同比增长13.59%。全区8家A级景区营收同比增长18.39%……
当前,文旅产业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如何让厚重的历史文化遗存“活”在当下、服务当代,是摆在所有城市面前的共同课题。姑苏区以一座古城整体的保护与活化发展,通过文旅深度融合的“姑苏范式”,给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
![]()
全域旅游沉浸体验 焕新赓续千年文脉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来自山东的陈女士一家走出苏州火车站,便在火车站南广场码头坐上了游船。听着苏州评弹,看着两岸粉墙黛瓦小桥流水,陈女士流连忘返。随后,在位于苏州阊门附近的民国风旅拍点,她现场感受了网红AI试衣镜,Gamewalk“趣游阊门·定位寻宝”一日游,则让这一家三口体验了一次妙趣横生的亲子游。AI导览“无感式”智能讲解、AI伴游“陪伴式”在线互动、数字盲盒让孩子乐此不疲。通过完成“寻找伍子胥密信”“破译商帮密码”等任务,孩子不仅了解了苏州历史文化,还通过“闯关徽章”兑换到了精美的文创礼品。陈女士说,这次姑苏之旅让全家沉浸式感受到了苏州厚重的底蕴。“就像身处在一个大型人文历史景区,非常棒的体验,不虚此行!”
![]()
事实上,陈女士的感受道出了姑苏区始终坚守的“城区即景区,旅游即生活”的理念。类似于巴黎将整座城市打造为“露天博物馆”的理念,近年来,姑苏区依托科技赋能,通过新场景、新服务、游戏化设计等,将散落的文化景点编织成连贯的叙事网络,把整个古城打造为一个沉浸式剧场。让游客从被动参观者变为主动探索者,构建了从观光打卡到深度体验的升级路径,实现了游客流量向经济增量的跳跃发展。今年,该区还成立了苏州古城研学旅游联盟,实现辖区世遗园林、文博场馆、非遗工坊等资源共享,打造“没有围墙的姑苏学堂”。同时,还计划全面完成26个历史地段保护规划编制,推进“古城细胞解剖工程”,将近现代遗产、红色遗产、工业遗产等代表性遗存一体纳入保护名录,完成历史城区信息全量化采集梳理。
![]()
此外,姑苏区还致力于持续完善城市保护更新,让千年文脉、市井烟火自然生长。该区打响了“苏”“古”“名”系列主题文化名片,引导苏工苏作、苏味苏艺等向定制化、体验式方向发展。去年,56个城市更新试点项目新增入库,金城新村、桃花坞里等文化休闲新地标建成开放。301处古建老宅对外推介,新签约落地项目22个,累计活化利用113处。
当衣锦媚行的古风首饰店入驻民国洋楼,游客在修复如初的城墙砖缝间触摸吴越春秋纹理,古建筑不再是凝固的标本,而是感知这座千年古城的交互媒介。从“文化传承”到“活化更新”,从“数字复刻”到“情感连接”,姑苏区成为游客们“文旅+娱乐+社交”的首选。
![]()
多元融合缤纷业态 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
桂香染枝头,秋意漫姑苏。“在七里山塘景区的“七狸桂香寻踪记”古街剧游活动上,换上汉服妆造,游客手持“山塘寻桂”图开启寻桂探秘之旅。剧游项目串联起多个文旅场馆与特色商户,商户化身“剧情NPC”,售卖的产品也是推动剧情的任务道具,从而带动了餐饮、文创消费升温,既为沿线商户带来了流量,又延长了游客观光时间。
![]()
在“花卉经济”悄然绽放的同时,“漫步十全・悦享古城”暨金秋消费季系列活动也在姑苏区十全街同步进行。今年,十全街在迎来茶芭蕾等20家首店入驻同时,输出嘿啰面包等一批本土培育首店。结合十全街结婚登记点,成立了“十全街甜蜜商户联盟”,首批联盟涉及十全街多家潮流小店、婚庆服务企业等,新人凭结婚证可在联盟商户享受专属礼遇。此外,在姑苏区环宇荟、仁恒仓街、胥江天街等商圈,已有宠物友好商店32家,助推了宠物经济从单一消费场景向全链条产业延伸。
近年来,姑苏区积极培育“首店经济”“花卉经济”“甜蜜经济”等新业态,并通过打造便捷交通网络和高标准配套服务体系,构建“15分钟旅游公共服务圈”,实现各商圈景区间彼此赋能、相互导流。去年,姑苏区新增“中华老字号”2个、“江苏老字号”3个,集聚三联书店、茶颜悦色等首店品牌近500家。A级景区接待游客数、营收同比增幅均超20%。酒店集群加快打造,年内共11家开业、26家在建,累计扩容客房4276间,节假日期间入住率超95%。商品房销售面积逆势增长25%,领跑全市。
![]()
近悦远来“留量”生金 打造古城发展“姑苏样板”
仲秋傍晚,徜徉在平江路上,街头灯笼次第亮起,暖黄光晕映照河面,游船上传来朗朗笑声,和店铺里的喧嚣交织在一起,姑苏的夜热闹了起来。在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吸引越来越多客流的同时,如何把“流量”变为“留量”,打造全天候全时段活力空间,也是姑苏区文旅融合发展的题中之义。
近年来,姑苏区精准操盘“文化+夜游”。观前街上,璀璨霓虹与各具特色的店招相映成趣,开明大戏院、光裕书场、琵琶语馆等文化场所夜间曲目精彩纷呈,裸眼3D秀、宫巷灯光秀、碧凤坊美食广场声乐秀等项目不定期上演。平江路上,集聚150家商户,其中零售类业态占比55.33%,非遗老字号占比达8.73%,形成了“传统慢生活体验”与“时尚休闲消费”交融的夜经济生态。十全街则串联起网师园、沧浪亭等文化地标,形成了“夜游+夜娱+夜购”融合场景。街区现有夜间营业商户320家,涵盖餐饮、文创、休闲等多元业态,夜间消费占比超70%,日均客流量超五万人次。
![]()
游在平江,购在观前,玩在十全。白天沉浸于小桥流水的江南意象,入夜沉醉于商圈璀璨的现代风情,一个“昼游古城,夜享市”的“全天候”文旅消费闭环在姑苏区形成,让夜经济在古典与现代对话中获得了持久生命力。
文旅融合彰显着魅力、激情、梦想,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引擎,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姑苏区文旅融合的实践,在传承发扬好千年文脉的同时,优化了古城商业空间价值;既满足了游客体验需求,也服务了百姓日常生活,从而获得了稳健的经济韧性。同时,古城整体环境的优化、文化活力迸发与“苏式生活”影响力的扩大,增强了其作为宜居、宜业、宜游目的地的综合吸引力。这种无形的价值提升,为吸引高端人才、促进创新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最终实现了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
秋日的姑苏,飘散在空气中的是苏式生活的雅致,绽放的是经济发展的蓬勃气象,澎湃的是千年古城的盎然生机。姑苏区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统筹好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全力营造“好戏连台、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古城旅游生态,实现姑苏区从“文旅资源富矿”向“文旅创新高地”的跨越式发展,加速擘画“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宏伟蓝图,让千年古城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