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街道康佳社区始终以“小康人佳”党建品牌为引领,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创新路径,在重阳节这一承载尊老敬老传统的节日里,通过“能人益站·善行循环”项目,以系列主题活动为载体,充分激活能人资源与社会力量,将“善行循环”的理念转化为关爱老年群体的实际行动,不仅为辖区老人送去了节日温暖,更通过服务与反哺的良性互动,为社区治理模式注入持续活力。
笔墨传情暖重阳 文化能人送祝福
在社区文化广场的活动现场,“笔墨传情”区域人头攒动,退休教师张阿姨正挥毫泼墨,为排队等候的老人书写重阳祝福。作为社区“能人库”中的文化能人,张阿姨自幼研习书法,退休后积极参与社区公益书写活动,此次特意准备了“安康喜乐”“福寿康宁”等应景内容,一笔一划间尽显对老年群体的美好祝愿,活动当天共完成书法作品16幅。
![]()
![]()
不远处的“巧手插花”区同样热闹,花艺师陈阿姨耐心指导居民修剪花枝,从康乃馨的斜剪角度到尤加利叶的层次搭配,她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技巧,带领10余位参与者完成了“菊韵延年”主题插花作品。这些文化服务的背后,是能人益站的精准组织——通过前期“能人画像”环节挖掘出张阿姨、陈阿姨等具有文化特长的居民,再以“善行积分”制度激励其持续参与,两位能人此次服务获得的积分,可用于兑换社区商户提供的健康体检服务,这种“服务换权益”的模式,让文化关爱既温暖人心又形成闭环。
巧手服务惠耆老 专业力量献爱心
“李师傅,您这修脚技术真专业,比我去店里还舒服!”刚结束足部护理的王大爷连连称赞。在便民服务区,郑远元修脚的修脚师傅们正专注地为老人处理嵌甲问题,他们带着专用消毒工具和一次性耗材,当天累计服务32位老人。
![]()
![]()
隔壁的“时光记忆”摄影点前,爱心企业负责人王女士带领团队搭建了重阳暖心布景,用专业单反相机为到场的老人拍摄家庭合影。这些专业服务的落地,得益于能人益站“校企社”协同机制的高效运转:社区与辖区企业、商铺通过资源协同实现共赢——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口碑,社区则借助专业力量扩大服务覆盖面,这种“双向奔赴”的合作模式,让便民服务既有专业保障又充满温度。
登门问暖传真情 邻里互助显担当
“张奶奶,这是社区能人亲手做的重阳糕,您尝尝!”社区志愿者敲开独居老人张奶奶的家门,送上软糯的糕点和新鲜水果。重阳节前夕,社区组织能人与志愿者组成走访小组,对辖区独居、高龄老人开展上门慰问,不仅带去慰问品,还与老人闲话家常,同步进行反诈宣传,分享识别AI换脸诈骗的小技巧。在走访过程中,志愿者发现几户老人家中灯具老化,当即记录需求并协调“维修能人”跟进,两天内便为老人免费更换了LED节能灯。这种“需求收集—即时响应—长效跟进”的服务链条,正是能人益站“微心愿征集”机制的生动实践——通过日常走访和集中活动摸排,将老人的实际需求与能人的技能特长精准对接,确保关爱行动既“走心”又“走实”,让独居老人感受到“邻里如亲”的社区温情。
此次重阳节系列活动,是康佳社区“能人益站·善行循环”项目运作成效的集中展现。从文化能人的笔墨传情到专业团队的便民服务,从爱心企业的资源支持到登门走访的温情关怀,每一项活动既满足了老年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又通过积分反哺、资源联动等机制促进了服务的可持续性。未来,康佳社区将继续深化“能人挖掘—服务输出—积分反哺—基金增值”四位一体模式,推动形成“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共同绘制和谐共融的幸福社区画卷。(程以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