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快看,轮胎变成了彩虹花盆!”在通安镇华通二区88幢,5岁的王梓涵踮起脚尖,指着花坛中央一排“彩色甜甜圈”欢呼。这些被刷成马卡龙色的“艺术品”,一周前还是修车店门口沾满油泥的废弃轮胎;而眼前这个花团锦簇的“共享花园”,曾经是一处长有杂草、堆积了杂物的边角地。这场由“废”到“美”的蝶变,正是华通二区党委牵头,联合苏州高博职业学院、华通幼儿园、物业公司、党员及居民志愿者等多元力量,共同绘就的绿美新画卷,也是基层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生动注脚。
![]()
共享花园怎么改?居民一起来“拍板”。今年9月,社区党委把议事桌搬到居民家门口,召开了“朴树下议事会”。议事会现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人提议把废旧轮胎涂上颜色,变废为宝做成轮胎花盆,有人呼吁居民自己家的花盆不要乱摆放,最好是划分区域摆放整齐,有家长提议可以种上各种花草打造一个亲子自然科普园。一条条“微改造”建议被记录下来,最终社区根据大家的建议,制定出了一份融合“环保、美育、休憩、科普”四大功能的“共享花园”营造方案。
方案有了,谁来落地?社区党委第一时间发布“红色招募令”,把“需求清单”变成“服务清单”。物业公司认领“清除杂草+土地平整”,华通幼儿园和苏州高博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团支部包干“轮胎彩绘”,老党员则成立“银发护绿队”,负责花园种植和后续的维护。10月中旬,改造行动正式拉开帷幕。老师及大学生志愿者们先用高压水枪冲掉轮胎油渍,再刷底漆、勾轮廓、点色彩,把原本乌黑的轮胎变成“马卡龙色”花盆。物业人员拔除杂草、清除枯枝落叶、平整土地,再把彩绘轮胎按照“高低错落、色系搭配”的原则摆放成花朵形状,内部填满营养土。社区老党员和居民志愿者则组成种植小队,分工协作栽花培土、布置盆栽。经过一周的时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共享花园焕然一新、生机盎然。
如今,共享花园已成为华通二区最热门的“打卡点”。清晨,老人们围坐石凳唠家常,志愿者们在花园里浇水,交流种植心得,分享收获喜悦;傍晚,孩子们绕着花坛嬉戏玩耍,居民三三两两散步,俯身看花,低头嗅香。花园里,月季含苞,荷兰菊摇曳,千头菊捧出金黄。
从废弃轮胎到多彩花盆,从杂草荒地到美丽花园,这场“参与式营造”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建设者”。下一步,华通二区将依托“共享花园”品牌,继续深化多元共治:以花园为圆心,延伸出“自然教育、旧物改造、社区议事、邻里互助”四条活动半径,通过空间更新、服务升级和多方协同治理,让居民“唱主角”,共建美好小区,共享美好生活。(李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