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以“非遗绽泥香,板画映古今”为主题的敦煌泥板画体验活动在通安镇华通花园第三社区温馨启幕。本次活动旨在让社区少年儿童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在动手实践中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
活动伊始,志愿者通过展示敦煌泥板画实物与图文资料,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为孩子们揭开这项古老技艺的神秘面纱。“在敦煌莫高窟里,古代工匠就是用泥土制作画板,描绘飞天的飘逸、佛像的庄严,还有丝路上的传奇故事!”志愿者话音刚落,孩子们的目光就被画面中绚丽的色彩和灵动的线条深深吸引,纷纷举起小手提问:“这些漂亮的颜色是怎么做出来的?”“泥土做的画板能保存多久呀?”
面对孩子们的好奇,志愿者耐心地回答了大家的问题,并讲解了泥板画的制作工艺:从选土、制板到绘制、上色,逐一展示了天然泥土、矿物颜料等传统材料。在实践环节,孩子们领取了预先准备好的泥板——上面勾勒着简化的敦煌飞天、骆驼、莲花等图案,以及安全无毒的矿物颜料和画笔。活动现场顿时变成创意工坊:有的孩子认真构思配色;有的自信挥笔涂色,还不时交流创作想法:“我要给骆驼涂上沙丘的金色!”“飞天的飘带要用彩虹的颜色!”志愿者穿梭其间,细心指导握笔姿势,帮助调配色彩,鼓励大家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经过近一小时的精心创作,一幅幅充满童真趣味的泥板画作品陆续完成。孩子们自豪地举起自己的作品,那些融合传统元素与个性表达的飞天、骆驼和莲花,在阳光下闪耀着独特的光彩。活动现场,泥土的清香与斑斓的色彩交织,欢声笑语与专注创作相融,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文化传承画卷。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了非遗技艺的制作过程,更深入了解了敦煌文化的深厚底蕴。相关负责人表示,华通三区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传承活动,让传统文化在社区生根发芽,助力青少年在文化浸润中成长,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播者。(石未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