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至,浓浓敬老情。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孝老爱亲美德,在重阳佳节之际,通安镇团委联合镇民政部门,以“童心暖重阳,相伴话温情”为主题,开展了重阳特色敬老爱老活动。老人与孩子们齐聚校园,在沉浸式互动中解锁传统节日新内涵,共赴一场跨越代际的温情之约。
![]()
暖场迎宾互动,共话重阳习俗。上午,小青新志愿者笑意盈盈引导老人们入园,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围在老人身边甜甜问好,清脆童声让校园暖意升腾。在暖场环节,老师们通过趣味问答、故事分享,带领大家重温登高、赏菊、佩茱萸、品重阳糕的古老习俗,老人们也分享了儿时过节记忆,让敬老文化传承多了份烟火气。
分龄实践体验,指尖传递温情。在“巧手作坊”内,中班孩子们化身“小小匠人”,在老师指导下制作香包、贺卡。老人们围坐一旁,手把手教孩子装入中药香料,指尖温度在一来一往中传递默契与关爱。“爷爷,这个香包能安神,您挂床头。”小朋友踮起脚尖递出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包。隔壁小厨房“甜蜜工坊”香气扑鼻,小班孩子们系着小围裙,笨拙却专注地搓着桂花小圆子。当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圆子端到老人面前,甜糯口感混着桂花香气,怡养老年公寓的张奶奶笑着说:“这味道直钻心里,又甜又暖!”
文艺汇演登场,童真献礼敬老。多功能厅里一场满载童心的演出点亮时光。大班孩子们身着特色演出服轮番登台,重阳走秀衣袂翻飞,童真模样引得掌声阵阵;韵律操《孝心到永远》动作整齐,每一个节拍都藏着对长辈的深情;《鲁冰花》《萱草花》的歌声清澈婉转,缓缓淌进在场每个人心底;朗诵《诗唱重阳》抑扬顿挫,让传统诗词韵味在校园弥漫;京韵舞灵动雅致,手势舞《中华孝道》庄重感人。最后,全场老少齐唱《重阳好》,熟悉旋律交织着笑声与掌声,将氛围推向顶峰。退休教师秦老师感慨:“这样的重阳活动很有意义,既感受到了童真暖意,也让传统节日活了起来。”
此次活动以“政府主导+学校承办+社会参与”的模式,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触摸重阳文化,在互动陪伴中学会感恩敬老,也让老年群体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与敬意。通安镇团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搭建更多敬老关爱平台,丰富重阳活动形式与内涵,让尊老敬老成为常态化社会风尚,让传统敬老文化在代际传递中焕发持久生机,为通安镇文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温情力量。(蒋宜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