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梁溪区广石路和凤翔高架交叉口西南侧的梁溪科技城机器人产业园,正进入紧张的幕墙施工收尾阶段。年内,这座梁溪科技城机器人产业版图上的标志性建筑就将竣工,斯坦德、快仓智能、非夕机器人、微亿智造等一批头部机器人企业已确定入驻,将与已投用的梁溪科技城机器人产业先导园、规划建设中的具身智能产业社区形成集群效应,梁溪区、梁溪科技城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硬核实力”逐渐凸显。
![]()
机器人产业园的火热施工场景,恰是短短两年时间内科技城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近期,总部落地梁溪科技城的企业远也科技作为梁溪区、梁溪科技城机器人企业的代表成功入围了由国际权威科技媒体《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评选的2025年度“50家聪明公司”(TR50)榜单,与华为、小米、宇树科技等顶尖企业同台亮相。
远也科技的榜上有名,并非个例,梁溪区、梁溪科技城机器人产业生态圈合作企业中,跨维智能创始人贾奎、智元机器人实验室主任董豪,入围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5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国内具身智能企业仅8位科学家上榜。成绩的背后,是梁溪区、梁溪科技城一群“聪明企业”的协同发力,更藏着梁溪区城一体发展机器人产业的“聪明逻辑”。
![]()
“聪明企业”:技术跨界,让AI与机器人“双向奔赴”
传统刚性外骨骼机器人常面临反应迟缓、关节活动受限的瓶颈,远也科技则创造性破解这一难题,其将柔性功能材料与AI算法相结合,研发出能“读懂”人体信号、主动协同人体运动意图的“肌肉外甲”。这款“会思考”的肌肉外甲内置有30多个高精度传感器,搭配自主研发的AI算法,能在动作发生前50毫秒预测用户意图,不仅让康复训练更具针对性,也从根本上提升了外骨骼机器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与舒适度,推动人体机能增强技术从专用医疗设备向个人化产品演进。
![]()
与远也科技一同上榜2025年度“50家聪明公司”(TR50)榜单的,还有面壁智能、阶跃星辰、无问芯穹等人工智能企业,这些入围企业或已扎根梁溪区、梁溪科技城,或已达成深度合作,看似与机器人产业不直接相关,实际却是让梁溪区、梁溪科技城机器人企业更“聪明”、实现产业链协同的核心助力。
跳出单一产业领域单打独斗的局限,以AI跨界为桥梁,进一步提升机器人产品的感知能力、破解数据处理瓶颈、打破技术创新壁垒,让“聪明技术”真正落地成“好用产品”。而具身智能,则是这种“聪明”的极致体现,为机器人引入强大的人工智能大脑,实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深度融合,让机器变得真正聪明,重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聪明打法”:聚焦头部,抢占具身智能“新赛道”
在具身智能产业布局上,梁溪区、梁溪科技城的“聪明”,在于对产业发展趋势的“早预判、早发力”。早在具身智能尚未成为行业热点、政策尚未明确导向,梁溪区、梁溪科技城在机器人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的产业发展实际中,便已清晰锚定这一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依托从算力底座到行业应用的全栈式人工智能生态,布局算力、算法、数据和机器人硬件协同,让具身智能从“可能性”变成了“必选题”,并明确以头部企业为锚点,串联全产业链的“聪明打法”,抢占赛道杆位。
![]()
2024年12月9日,第二届无锡国际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会上,魔法原子的人形机器人在大会上大放异彩,释放出梁溪区城一体布局具身智能产业的决心;大会落幕不到10天,梁溪区、梁溪科技城随即在上海召开以“溪创智能 具身未来”为主题的机器人产业生态圈恳谈会,汇聚斯坦德、非夕机器人、仙工智能等一批行业头部企业共探方向,以头部企业聚首,为具身智能产业发展铺路。
2025年,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行业风口正式到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推动具身智能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释放产业发展的政策红利。凭借提前布局,梁溪区、梁溪科技城已具备具身智能产业爆发的良好优势,这里不仅有成熟的产业协同生态,更集成了数据、算法、算力、硬件制造到场景应用的全要素支撑,形成了从技术底层到落地场景的完整闭环,为产业爆发积蓄了充足动能。
聚焦头部企业的“聪明打法”也已逐渐落地为“硬核实力”,全球领先的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斯坦德和微亿智造、全球顶尖智能仓储机器人独角兽企业快仓智能、全球领先的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提供商仙工智能、以Sim2Real通用性具身智能技术为核心的跨维智能、人形机器人领军企业魔法原子和加速进化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在梁溪区、梁溪科技城落地,构建起从底层“核心零部件”到顶层机器人“大小脑”的全脉络产业链。
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和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这一批带着梁溪区、梁溪科技城元素的头部企业,以人工智能、具身智能软硬结合的姿态组团亮相,充分展现梁溪区、梁溪科技城在具身智能产业赛道上的硬核竞争力。
“聪明生态”:精准赋能,让“聪明企业”扎堆生长
在机器人尤其是具身智能这样的未来产业里,一家企业的“聪明”是亮点,一群企业的“聪明”则是靠生态。发展机器人产业,除了出台产业政策、组建投资基金这些常规操作外,梁溪区、梁溪科技城更聚焦于打造一个能让“聪明企业”留得住、长得快、长得好的“聪明生态”。
这份“聪明”,首先还是体现在大力推进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代表的跨产业融合支撑,与阶跃星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落地大模型加速中心,围绕大模型技术产业化落地展开深度协同,推动大模型技术在机器人等垂类行业中广泛应用;在现有全国产智能算力的基础上,与无问芯穹共建公共算力调度平台,通过解决异构算力整合问题,夯实智算底座,为机器人企业提供全链条算力服务;木牛科技、北醒光子等智能传感企业则为机器人提供感知能力支撑,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等前沿产业协同发展,共同推动技术持续迭代升级。
![]()
再看垂直生态圈的“精准硬支撑”。梁溪科技城中央活力区是发展具身智能产业的核心片区,规划在建的具身智能产业社区,以“一栋楼就是一个生态、一栋楼就是一个上下游”的“聪明”布局,实现具身智能全链条产业配套,围绕具有强带动能力的具身智能“硬科技”龙头企业,将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浓缩在一栋产业楼宇内,打造“龙头企业+生态+科研机构”的垂直生态集群。
这种“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设计,正是构建“聪明生态”的关键,每栋楼内串联起创新研发、小试中试、检验检测至规模制造的全链条核心功能:龙头企业的技术需求,楼内就能对接配套零部件厂商;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立即就能落地转化,从技术研发到产品量产的链路被大幅压缩,真正实现产业链高效协同与闭环发展。目前,具身智能产业园一期已开工建设,跨维智能、魔法原子等具身智能领域头部企业已提前储备入驻,先聚核心企业、再定制产业载体的精准招引,让生态从起步就自带“聪明基因”,为后续爆发打下坚实基础。
目光再回到梁溪科技城机器人产业园,这座即将交付的园区意向入驻率已超95%,入驻阵容里有5家独角兽企业、2家准独角兽企业、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更值得关注的是,园区内一座集“展示-体验-交易-服务”于一体的梁溪科技城机器人6S场景创新中心也在加速建设中,涵盖“整机销售(Sale)、零配件供应(SparePart)、全周期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灵活租赁(Lease)、个性化订制(Customized)”六大核心能力,依托行业内专业运营团队,叠加数采功能,为无锡市机器人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从榜单上的“个体聪明”,到产业布局的“群体聪明”,再到生态培育的“系统聪明”,2年时间内,梁溪区、梁溪科技城机器人产业生态圈已集聚企业近70家,其中6家企业已递表上市、17家企业筹备IPO,已初步培育出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商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具身智能“大小脑”集聚的产业集群雏形,产业生态圈已逐渐起势。未来,梁溪区、梁溪科技城将持续修正完善这一套完整的“聪明逻辑”,推动各产业生态圈的跨界深度融合,力争机器人产业尤其是具身智能产业实现更大突破,打造百亿机器人产业生态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