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的狮山文化广场,晚风轻拂峡谷公园,“狮子山下好声音”如期开启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狮山雅韵·青春唱响”第二天专场演出。这场以“青春”为名、以“音乐”为桥的视听盛宴,将古典雅乐与青春活力完美融合,书写秋天的动人乐章,再次点亮苏州这个摩登新潮的“爱乐之城” 。
青春旋律演绎古韵新声
青春在古典乐器中迸发新意。一曲恢弘的古筝合奏《盛世国乐》拉开了整场音乐会的帷幕。随后,《枫桥夜泊》的琵琶声穿越千年烟雨,当小提琴奏响《我爱你中国》时,西洋乐器与东方情怀碰撞,青春语境中的爱国情怀正在焕发新生。
![]()
动人的青春叙事在歌曲环节同样精彩。《勇气》诠释出“为爱奔赴”的纯粹,《稻香》则以民谣旋律唤醒青春集体记忆。《如果爱忘了》《暖暖》等金曲在流行旋律中探讨情感本质,《未闻花名》《那些年》则带大家怀念起那些陌生却触动心灵的美好,让人重回青涩美好的校园时光。
![]()
当最后的《歌唱祖国》大合唱响起时,观众席上许多人自发起身,跟着旋律挥动双臂齐声高歌,眼中满是炽热与动容。这不仅是音乐的共鸣,更是家国情怀的同频共振。它让大家看见——青春的底色里,既有逐梦的热忱,更有与时代同频、与祖国同心的坚定信仰。
校地合作共育音乐新星
这场音乐盛宴,不仅展现了苏科大学子的艺术造诣,更印证了“校地合作”下音乐教育与实践平台的完美契合。“高新区狮山文化广场的‘狮子山下好声音’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绝佳的舞台。”苏科大负责老师柴慎之透露,学校通过积极组织学生报名参加,前期就收到50多个录音样带,结合学生各自的表现能力,最终筛选了20多位,呈现两天的精彩演出。
![]()
柴慎之强调:“舞台是音乐生的‘主战场’,积累多元舞台经验不仅能提升表演能力,更能培养全局视野,这些经验将帮助他们未来成为专业演奏家、舞台策划者乃至音乐教育者。”
近年来,苏科大音乐学院开创了一站式社区实践育人新模式,走出校园,服务市民。学生们精彩表演的背后,是不断勤奋练习和一项项技能的积累。“音乐学院学子人均掌握2-3项特长。”作为古筝与声乐双修的复合型人才,学生会主席赵艺涵坦言。本次音乐会,她也以亲身经历诠释了青春风采,献唱《暖暖》《稻香》《如果爱忘了》等流行金曲。
![]()
团委副书记李嘉霖也是“多面手”,擅长钢琴、吉他、小提琴等多种乐器。他正是本次音乐会中小提琴独奏《晴天》与《我爱你中国》的演奏者。李嘉霖说:“《晴天》的轻快旋律诠释出青春活力,而《我爱你中国》则传递了家国情怀,这种交融正是我们的青春宣言。”
![]()
此外,研究生群体的表现同样亮眼。陈喆不仅表演了苏州评弹《枫桥夜泊》,还与许竞元一起演绎了琵琶中阮二重奏乐曲《故园无此声》。
![]()
从“广场即兴”到城市文化IP
为平凡却热爱音乐的人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从最初的“广场即兴表演”到如今的专业舞台,“狮子山下”品牌社群创始人薛海峰的个人愿景照进了现实。“如今,高新区打造了更华丽的舞台,提供了更专业的设备,很高兴看到众多的音乐人在包容的生态中激发潜能、勇敢创新,为大家带来优美动人的音乐。”
唱响狮山,声动全城。自8月29日七夕佳节第一次唱响以来,“狮子山下好声音”已经举办了20场演出,包括每周五、六的常态化表演及多个专场活动。

一路走来,七夕专场“情歌对唱”主题开启浪漫序章,国庆中秋假日期间,以“金秋璀璨·爱国潮音”“城市唱游·声动江南”以及“秋日序曲·影视经典”为主题的音乐会分别上演,伴有千架无人机演出、长街开市、瀑布重现,联动“苏超”、匹克球等体育经济业态。此外,还有10月17日-18日“秋天的第一首情歌”专场以歌为媒,唱响秋日,串联经典对唱与流行金曲,激活夜间文化活力。每场演出均融合专业乐手与民间歌手,既展现传统器乐创新,又包容草根音乐梦想,形成“传统与现代交织、专业与民间共融”的独特生态,成为苏州夜经济与文旅融合的鲜活注脚。
![]()
青春的印记在音乐中完成永恒定格
在“狮子山下好声音”的舞台上
每一个音符都化作青春的模样
当夜风拂过
我们听见的不仅是旋律
更是城市精神与人文经济共生的时代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