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遇见科技,传统对话未来。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双面视界 屏映千年”小米17系列双面绣艺术展在南京金鹰美术馆拉开帷幕。活动通过苏绣与科技的跨界融合,探索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参观打卡,共同领略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独特魅力。
![]()
“双面视界 屏映千年”小米17系列双面绣艺术展现场分为“曲桥·初见”“折廊·绣境”“亭台·视界”“水榭·天工”“厅堂·映现”五大展区,把小米17系列的“妙享背屏”与传承千年的双面绣技艺进行深度融合,为广大市民及游客开启了一场穿梭于针线与像素、园林与影像、古典与未来之间的多维苏韵探索之旅。

双面绣作为苏绣的重要技法之一,千年时间里传承不断、创新不断,当代青年苏绣非遗传承人们也在双面绣创作中融入更多时代色彩。在本次艺术展中,众多青年艺术家的双面绣作品以“折廊”形式巧妙布局,涵盖自然生灵和抽象观念等多重题材,风格迥异、新颖“吸睛”,为参观游客奉上视觉盛宴之余,启迪了更多关于传统文化不断寻求突破创新的思考。
![]()
“黑科技”双面屏遇见非遗双面绣,能够碰撞出怎样的艺术火花?青年苏绣非遗传承人张雪、岳琰,为本次艺术展全新创作了《她与裳》《新扉》两幅双面绣“高定”作品,以小米17系列的“妙享背屏”为灵感源头,巧妙融入传统戏曲元素,一体双面、连接古今,让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收获到“双面视界看苏韵”的全新体验。
![]()
“《她与裳》这幅绣品,一面是现代女性的温婉生动,一面是古典戏曲人物的典雅深邃,它们共存于一块绣绷之上,正如这次合作的理念:一面扎根传统,一面面向未来。”张雪表示,这次合作让他深刻感受到,科技不仅是工具,更是可以与传统工艺对话、互鉴的审美语言。他希望这样的跨界,不仅能做出“有温度的产品”,也能让非遗走出博物馆,让科技更有文化的气息。
![]()
![]()
与张雪的创作思路相得益彰,绣娘岳琰的参展作品《新扉》同样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该作品正面是昆曲的古典婉约,背面是数字粒子的未来幻想,让苏绣一下子“活”在了两个时空。她表示:“这次跨界让我特别触动,原来苏绣不只在绣绷上,更能‘绣’进数字时代。我相信,传统手工艺的未来一定会因科技而更酷、更年轻!”
![]()
来自建邺区的黄心怡是“资深米粉”,她在采访中表示,原本是被小米17系列手机吸引来参观,但在现场一下就被双面绣迷住了,双面屏手机和双面绣的巧妙互动也让她大呼不虚此行。“太精致,太神奇,太美了”,黄心怡感慨地说。
事实上,本次与小米的跨界合作,只是苏绣近年来创新实践的一个缩影。近期,苏绣不断突破边界,展现出蓬勃的创新活力。从薛金娣、张雪的《月曼清游图》亮相米兰设计展,到周海云、姚惠芬的作品登上全球妇女峰会国际舞台,再到朱寿珍工作室与欧诗漫携手打造“绣承珠光”联名系列——苏绣正以国际传播、多元跨界的方式,构建起连接东西、对话世界的文化桥梁,持续释放非遗在当代社会的艺术价值与市场潜力。
![]()
未来,苏绣的创新之路将愈发开阔。通过持续的创新实践,苏绣将更积极地探索与不同领域的深度融合,打破传统工艺的边界,为这项古老技艺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使其在当代社会中绽放出新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