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举行。作为峰会“东方非遗文化展示”环节的重要亮点,来自苏州高新区的著名刺绣工艺师周海云、姚惠芬携精彩作品亮相,以银针千线展现中国女性手艺人的“指尖匠心”,让苏绣艺术成为跨越国界的文明对话载体。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姚惠芬
带去了苏绣作品
《春意太湖》
![]()
该作品将太湖的波光潋滟、山色空蒙与春意盎然的景象表现得如梦似幻,体现了苏绣工艺“以针代笔,绣画合一”的艺术至高境界,静中有动,情景交融,尽显江南文化的婉约与灵动。
“为还原太湖‘水光随波变,山色逐雾移’的动态美感,作品选用100余种渐变丝线,营造空蒙意境。”姚惠芬说,“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我不仅想让世界看到苏绣的‘技’,更想让大家读懂背后江南女性的‘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珍视,这才是苏绣能跨越千年的生命力。”
首届大国非遗工匠、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周海云带去了苏绣作品
《乾隆南巡图》和《格桑花开》
![]()
![]()
《乾隆南巡图》由周海云带领20余位绣娘,历时3年绣制,长达23米,是苏绣史上最长的单体叙事绣卷,在规模、细节和工艺上都突破了传统苏绣的极限,整幅绣卷色彩丰富,层次分明,让静态绣卷展现出动态历史的厚重感。周海云表示:“希望观众在欣赏这幅作品时,不仅能感受到古代苏州的繁华,更能触摸到我们这一代苏绣技艺传承人的匠心与坚守,我们守的不只是一门手艺,更是东方女性的文化自信!”
14日,在全球妇女峰会配套活动“数智赋能妇女和女童成果展”上,周海云作为苏绣代表,与潮绣、蜀绣代表联合创作《凤穿牡丹》。“我运用了平绣与乱针绣相结合的独特技法绣制,牡丹象征富贵吉祥、繁荣昌盛,凤凰代表美好、和平,二者相映成辉,寓意着盛世安康、幸福美满。”周海云说。
![]()
![]()
苏州高新区镇湖苏绣在全球妇女峰会上的亮相,以一枚银针、千缕丝线,不仅织就了“美美与共”的文明图景,也向世界证明,非遗技艺是跨越国界的人类共同语言——以传统技艺为根,以创新精神为魂,中国女性正用自己的方式,让非遗‘活’在当下,让东方美学‘走’向世界,在全球舞台上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巾帼华章,让世界看见中国女性的光芒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