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响应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苏锦分局精心策划并开展 “进校园、进社区、进农贸市场” 系列宣传活动,将食品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以实际行动织密食品安全 “防护网”,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一、进校园:“食安课堂”护佑“成长餐桌”
“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辨别‘三无食品’吗?”“颜色过于鲜艳的零食可能添加了过量色素哦!” 在苏州市平润实验小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内,一场生动有趣的“食品安全小课堂”正在热烈进行。分局执法人员化身“食安老师”,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PPT和实物对比的方式,围绕 “垃圾食品的危害”、“如何看懂食品标签”、“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隐患”等重点内容展开讲解。
活动中,执法人员还带来了各类食品包装样品,现场教同学们识别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关键信息,通过 “提问互动 + 案例分析” 的形式,引导大家主动拒绝 “三无” 食品、过期食品和 “五毛零食”。之后,工作人员通过展示米饭的具体播种、成长流程,让学生们系统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从小养成反食品浪费意识。课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这堂食安课太实用了!以后买零食我一定会先看配料表,再也不买那些‘花花绿绿’的不健康食品了。”
二、进社区:“家门口宣讲”打通食安科普“最后一公里”
“阿姨,您看这个手册,上面有最基本的食品标签分类,买得更放心!”在苏锦街道锦华社区的活动室内,分局搭建的“食品安全宣传宣讲台”前人头攒动。执法人员通过播放宣传PPT、发放宣传折页、现场答疑解惑等方式,向居民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日常饮食安全常识以及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方法。
针对老年人关注的“保健品虚假宣传”“过期食品处理”等问题,执法人员结合近期查处的典型案例,采用苏州方言详细讲解辨别骗局的技巧,提醒大家警惕免费讲座、夸大宣传等营销陷阱。另一方面,为引导理性消费,执法人员科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宣传日常生活需警惕食品浪费,养成节约习惯。宣讲最后,工作人员还向居民公布了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12315,鼓励大家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共同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此次社区宣讲共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5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获得了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进市场:“监管 + 宣传”双管齐下守牢“菜篮子”安全
农贸市场是群众“菜篮子”的重要源头,也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关键环节。宣传周期间,分局执法人员深入江宙路农贸市场,开展“食品安全 + 长江禁捕”联合宣传与专项检查行动。
在宣传方面,执法人员向市场内的经营户和消费者发放《长江禁捕 保护生态》《食用农产品安全消费提示》等宣传资料,现场讲解长江禁捕的重要意义、禁捕范围及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告知经营户严禁收购、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引导消费者拒绝食用“长江野生鱼”,共同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在检查环节,执法人员重点对生鲜肉类、水产品、蔬菜水果等重点品种进行抽样检测,查看经营户的进货台账、检疫合格证明以及食品储存条件,严厉查处销售过期食品、不合格食品及非法渔获物等违法行为。
此次食品安全宣传周“三进”系列活动,苏锦分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宣传教育与监管服务有机结合,不仅普及了食品安全知识,增强了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治观念,更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为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分局将持续深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开展各类科普活动,以更扎实的举措、更严格的监管,守护好群众 的饮食生活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