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农资“直通车”开到了田间地头)
秋意浓,农事忙。在周市镇东明村农场,一辆满载35吨小麦缓释肥的配送车稳稳停靠,工人们熟练地将一袋袋肥料卸下,现场一派繁忙。“供销社的肥料来得太及时了,质量好,价格还实惠,这下秋种的底气更足了。”农场负责人看着眼前的“营养餐”,脸上洋溢着安心的笑容。
连日来,市供销合作总社充分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从统筹、储备、配送、技术等环节“全链条”发力,为全市秋收秋种工作提供坚实保障。一方面,指导下属昆山市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明确农药、肥料等农资的储备、调度与配送节点;另一方面,严格执行农资补贴政策,通过集中采购模式稳定市场价格,以“零差价、补贴价、降成本价”的直供直销方式,让利于农。
为确保农资“供得上、供得快、供得好”,市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提前与供应商精准对接,锁定优质农资资源,优化采购流程,全力推进肥药储备任务。公司副总经理陈刚介绍,截至10月底,我们已储备小麦测土配方肥1600吨,完成配送计划的30%;储备小麦缓释肥2200吨,完成配送计划的35%;储备果蔬商品有机肥4000吨,完成配送计划的50%。不仅如此,覆盖65000亩农田的小麦种子处理药剂已全额调配至下属区镇连锁店,为秋种工作备好“弹药”,让农户播种无忧。
“以前赶上农忙,农资配送经常‘等米下锅’,现在供销社的配送车直接开到田间,太方便了。”提及农资配送服务,不少农户连连称赞。市供销总社依托“1+16+N”农资流通服务网络,构建起覆盖全市的配送机制,针对天气不确定性,打破传统供需模式,推出定制化配送服务。同时,以“农资管家”数字平台为支撑,实时掌握种植基地、大农户的肥药需求,精准对接品种偏好、配送时间、实际用量等个性化需求,推动服务力量向田间地头延伸。截至目前,农资公司已累计调度秋种农资配送车辆200余辆。
农资供应不仅要送货上门,更要服务到位。为响应绿色农资发展要求,市供销总社将技术服务与农资供应紧密结合,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一方面,配合农业技术部门开展小麦药剂种子处理宣传与指导,力争全市小麦种子处理覆盖率超85%,坚决杜绝“白籽下地”,与厂商合作推出机械拌种服务,通过统防统治提高拌种效果;另一方面,组织农技专家、农资企业开展肥药新技术、新产品推广活动,通过现场教学、案例讲解等方式,帮助农户掌握科学种植技巧。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秉承服务‘三农’宗旨,紧盯农时节点,提前谋划,持续优化农资保供机制、深化服务创新,以更扎实的举措、更精准的服务为秋收秋种工作保驾护航。”陈刚表示。
责任编审 | 孙亚美 陆乐
融媒体记者 | 张馨月
融媒体编辑 | 朱敬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