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圈啦
“世界音乐之都”无锡正式官宣后
无锡已经收到许多重量级的国际肯定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
与前联合国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
恭贺无锡当选“世界音乐之都”🥳
![]()
同样有“音乐之都”美誉的
意大利佩萨罗市官方账号
点赞无锡当选音乐之都
![]()
近日的无锡
全城氛围拉满
祝贺无锡成为中国首个“世界音乐之都”
大咖名人
齐齐送来祝福
祝贺无锡获评“世界音乐之都”
![]()
![]()
在迄今中国加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创意城市网络的20个城市中
无锡是唯一的“世界音乐之都”
这一身份
标志着其独特的城市音乐品格
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可
![]()
那么,为什么是无锡?
其实只要顺着时光往回走
答案早有迹可循
……
吴韵千年
刻在DNA里的音乐基因
无锡的音乐底蕴,早在千年之前便已生根。
作为吴文化发源地,这里的乐脉从周代“南音”发轫,经魏晋“吴声歌曲”、唐宋元词牌曲牌及南北曲,至明清昆曲、古琴、琵琶、二胡、丝竹,创造了中国音乐史上多个“第一”。
![]()
公元前11世纪,泰伯南奔吴地,“以歌为教”开启吴歌传承,“梅里花,梅里果,泰伯教民唱山歌”的民谣至今在太湖流域传唱;
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国,在周王室乐舞前“观乐知政”,将艺术鉴赏与政治理想相融,孕育了江南音乐的独特气质。
![]()
宋元明清时期,无锡音乐愈发枝繁叶茂。
明代曲局(天韵社前身)延续四百年,传承300余种昆曲古谱,“船过梁溪莫唱曲”道尽“无锡唱口”的精湛;
清代“无锡派”琵琶创始人华秋苹编撰的《琵琶谱》,是中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琵琶谱集,指法记谱系统影响至今;
南朝梁代传入的道教音乐,吸收江南丝竹与吴歌精华,更孕育出华彦钧(阿炳)这样的民间音乐巨匠。
![]()
近现代以来,“无锡现象”谱写了中国音乐从启蒙、奠基到成熟的关键篇章。
郑觐文创办“大同乐会”,倡导“中西音乐归于大同”;刘半农以科学方法研究故宫古乐器音律,架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顾毓琇创立国立音乐院(中央音乐学院前身),奠定国乐基础;杨荫浏编撰《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成为民族音乐学经典。
这些无锡籍音乐家以“国乐改进”为使命,将民族音乐推向世界。
传承创新
从“二胡之乡”到“音乐之都”
如果说历史是无锡音乐的“魂”,那么代代相传的创新实践,便是让这缕“魂”永葆活力的“形”。在无锡的音乐版图中,二胡是最耀眼的符号,“中国二胡之乡”的背后,是几代人的接力深耕。
![]()
清末民初,音乐教育家周少梅冲破“民乐难登大雅之堂”的偏见,将二胡引入正规学校,首创三把位二胡;其弟子刘天华进一步将琵琶、二胡推入高等学府,并于1931年在“国际音乐大会”上演奏《病中吟》,让二胡首登国际舞台。
华彦钧(阿炳)与他的《二泉映月》,更让无锡音乐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这首融合江南丝竹、吴歌与道家音乐精髓的杰作,不仅成为中国音乐名片,更被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在1973年首次访华及2023年访华50周年等重要历史时刻演奏,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
![]()
如今的无锡,全民音乐蔚然成风。全市480所中小学乐声绕梁,50多所学校开设锡剧课程,70多所开办二胡课堂。“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覆盖80万学生,传承44年的“百灵鸟”艺术展演成为几代无锡人的青春记忆。
不仅如此,无锡始终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近年来,“七国雅乐齐聚太湖”“十国艺术家共谱《太湖颂》”“二泉映月民族音乐汇”等活动接连举办。2025年,无锡民族乐团、交响乐团赴国外演出,以音乐快闪、小型音乐会等形式,向世界展现无锡活力。
![]()
产业层面,无锡的“硬核实力”为音乐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作为世界最大的二胡生产地,无锡年产二胡5万把;全球18家口琴全产业链品牌中,无锡独占6席;竖琴全球市场占有率超60%。
![]()
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无锡杰夫电声”等370家音乐相关企业与2000余家培训机构,构成从乐器制造到创意演出的完整产业链,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活力同频共振。
未来已至
世界舞台上的无锡使命
当选“世界音乐之都”,对无锡而言不是终点,而是全新的起点。这份国际认可,不仅是对无锡过往音乐成就的褒奖,更赋予了它向世界展示中国音乐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使命。
![]()
未来的无锡,将成为中国音乐文化走向世界的“会客厅”。
以《二泉映月》为代表的东方音乐美学,以吴歌、锡剧、古琴、琵琶为核心的非遗遗产,将通过更系统、更创新的方式走向全球。
阿炳的琴声、刘天华的革新精神、天韵社的昆曲雅韵,不再仅是地域的回响,更成为全球音乐爱好者理解中国情感与东方智慧的重要载体。
![]()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新成员,无锡也将成为全球音乐创意能量的汇聚地。
利物浦的摇滚、汉诺威的录音科技、滨松的乐器制造、佩萨罗的歌剧教育……世界各地的音乐智慧将与无锡的传统精粹在此碰撞交融。太湖之滨,正成为孵化未来音乐潮流的实验室。
当“世界音乐之都”的身份深度融入城市发展脉搏,古老的运河沿岸,将涌现更多融合音乐表演、创作、休闲的活力聚落;崭新的无锡交响音乐厅、文化艺术中心,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遍布城乡的社区音乐空间,让“人人都是城市乐章的参与者”成为现实。
![]()
从泰伯的吴歌到阿炳的弦音
从刘天华的改革到今日加冕
无锡的乐脉
从未止息,且愈发澎湃
而今
站在“世界音乐之都”的新起点
这颗太湖明珠已准备好
以音乐为媒介
在国际舞台上奏响
更为嘹亮的“中国声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