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伍子胥建阖闾大城起,苏州千年文脉绵延不绝。今日姑苏,正将深厚的人文底蕴转化为发展动能,以活跃的经济实践“活化”古老的城市肌理,成为解读人文经济学的生动样本。在此背景下,姑苏发布推出“人文经济学·金阊实践”专栏,聚焦于昔日的“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金阊,探寻其在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创新路径与时代答卷。
一杯咖啡,阅尽千年时光。当古老的阊门城墙与现代咖啡生活相遇,历史的厚重与当下的闲适在此交融,千年文脉悄然化作日常中可感可触的鲜活体验。
![]()
近年来,金阊街道持续推动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的“双向奔赴”,深入挖掘辖区文化资源,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唤醒沉睡的文脉,让它与当代生活同频共振,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空间重塑
构筑沉浸式文化新场景
文化传承,首在“呈现”。街道系统梳理辖区文化资源,将静态的文化元素转化为可沉浸、可感知的体验空间,让文化真正走入大众生活,激活全新的消费方式。
“吴趋自有史,请从阊门起。”阊门一带,曾是曹雪芹笔下“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既承载着商贾云集的繁华记忆,也流淌着吴韵流转的千年文脉。
![]()
从古而来,向新而生。随着“代数学家”咖啡店的入驻,古老的城墙焕新为咖啡、艺术、文化交融的热门打卡点。从“姑苏浓”精品咖啡豆,到“阊门限定”套餐,再到融入苏州元素的文创周边,市民游客在休憩谈天之间,便与千年古迹建立起自然而深刻的情感连接。
![]()
类似这样可感可及的文化新场景,正在金阊不断涌现。长船湾码头旁,运河剧场正掀起文化消费的新风潮。自2024年4月开业以来,已成功举办开心麻花爆笑舞台剧、音乐会、亲子剧等160余场高品质演出,累计接待观众约12万人次,成为兼具潮流与文艺的演艺新地标。
![]()
![]()
不远处的中影资料馆江南分馆,则以电影档案为核心,围绕“艺术放映、主题展览、影资文创”三大板块,构建出一个立体多元的光影文化空间。
![]()
开放以来,上映《神女》《劳工之爱情》等1200余场经典艺术电影,累计接待不同年龄段的影迷观众14.3万人次,更凭借“《盘丝洞》——西游与东归”等20场特色展览,成为影迷与文艺爱好者心向往之的“朝圣之地”。
![]()
在苏州华贸中心,出自安藤忠雄之手的H+美术馆以极简的混凝土语言承载艺术与城市的对话,预计将在11月完成布展并在年底正式开放。届时,美术馆将承载艺术空间、文创空间和社交空间等多种功能,为广大市民游客带来更加沉浸式的文化场景。
![]()
IP破圈
链接年轻态文化共鸣点
推动文化的“跨界融合”与“价值延伸”,是实现传统文化IP“破圈”发展的关键。作为“苏州人自己的狂欢节”,一年一度的“轧神仙”活动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
近年来,街道聚焦“轧神仙”文化IP,在延续民俗巡游的基础上,联动苏州十大板块,汇聚多方非遗表演与院校社团力量,为传统民俗融入强烈的潮流色彩与青春元素。作为游园式文旅垂直街区的上城门也端出“神仙市集”,开展国潮乐队Live、汉服巡游快闪等表演,为活动引流赋能。
![]()
与此同时,无论是与开心麻花联合创作《“神仙”驾到》专场演出、打造阊门城楼音乐会,还是创新推出“‘神仙’慢生活”文旅打卡线路、吕洞宾造型神仙香囊,这些尝试都在深挖文化根脉的基础上,为传统IP赋予新的内涵与价值,让历史文化以更生动、更可感的方式走进当代生活,成功赢得年轻群体的喜爱。
![]()
同样的创新思路也延伸至街道的各类文化活动中。以“地域特色+文化元素”为核心,街道系统梳理辖区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当下热点,精心打造多条Citywalk精品路线。
![]()
中街路“探巷人”打卡活动
![]()
唐寅故居
![]()
桃花坞美术馆
例如,串联唐寅故居、桃花坞美术馆、桃花坞里街区等文旅资源,推出“游园+看展+探店”全新打卡模式,有效实现了文化价值向旅游体验价值的转化与延伸。在中街路试点推出“文徵明主题街巷打卡”“探巷人”等系列活动,通过设置趣味探寻任务,引导参与者在活动中深入了解街巷历史,感受文化魅力。
艺术赋能
激活全民化文化传承力
文化的传承,需要鲜活的载体。“诵芬堂,百年昌,风里雨里筑辉煌……”当评弹的吴侬软语悠悠响起,短篇弹词《百年诵芬》便将一段跨越三百年的匠心往事娓娓道来。作品以阊门老字号“雷允上诵芬堂”为原型,用传统评弹的表现手法讲述了诵芬堂药铺匠心制药、医病救人的故事。
![]()
短篇弹词《百年诵芬》
《百年诵芬》是街道打造的“古韵金阊”三重奏文艺精品项目中的“匠心阊门”叙事曲,它与“诗意桃坞”浪漫曲——歌曲《桃花坞》,以及“鏖战枫桥”交响曲——微型评弹剧《人桥》一道,将辖区深厚的历史文脉,凝练为可感可触的文艺表达。更值得一提的是,街道还以“社情民意联系日”中的真实事件为蓝本,创作短篇弹词《社情民意之雨棚风波》,将传统评弹融入当代社区治理叙事,让古老艺术焕发出崭新的时代活力。
![]()
歌曲《桃花坞》
![]()
微型评弹剧《人桥》
在深化文化惠民方面,街道还依托辖区丰富的非遗技艺、传统文化资源举办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文化惠民展演、风采秀、手工坊等活动,让“家门口”的文化盛宴丰富多彩,通过以文化人,以艺通心,让人民群众在文化浸润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与文化自信。
从阊门城墙的咖啡香
到“轧神仙”的青春狂欢
再到《百年诵芬》的弦索情深
在姑苏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
千年文脉正以更青春的姿态
蓬勃生长 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