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长三角的产业活力遇见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浪潮,一场关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深度对话如期而至。
10月29日,“深溪共创 领航未来——梁溪低空经济产业恳谈会”在梁溪(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中心举行。活动邀请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深圳市航空业协会,涵盖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条的20余家低空经济企业,以及10余家基金代表参会。
![]()
这不仅是一次地理空间的跨越,更是区域战略的协同与产业生态的共鸣,旨在共谋低空经济这片万亿蓝海新未来。区委书记,无锡梁溪科技城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朱刚出席恳谈会并讲话。梁溪区和梁溪科技城领导陈涵杰、蔡佶靓参加活动。
鹏城论道 共筑低空生态
恳谈会现场,世界无人机大会主席、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围绕“十五五”规划建议相关内容,线上对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进行深度解读。他指出,中国低空经济的发展正在从市级向县区级倾斜,梁溪区、梁溪科技城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前瞻布局数字经济产业,深圳则拥有较为完整的无人机产业链和创新能力,双方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巨大。深圳市无人机协会将进一步深化与梁溪区、梁溪科技城的合作,在这片万亿蓝海中,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此次恳谈会聚焦低空经济创新赋能,覆盖新品技术首发、优质项目挖掘、资本供需匹配等核心维度,通过企业新品发布、重点项目路演、基金交流论道等环节,为低空领域企业、产业资本、行业机构搭建起技术对接、项目落地、资本助力的深度合作平台。
![]()
既有早已扎根梁溪区、梁溪科技城的航景创新、览翌航空、戎远科技、智网易联、微分智飞等“老朋友”集中带来了低空经济领域的新品发布,也有众多首次与梁溪区、梁溪科技城深度对接的“新朋友”,他们精准覆盖无人机整机、客运级飞行器、核心动力系统、低空安全、低空服务保障等关键细分赛道,直观展现出企业深耕产业的创新成果和梁溪区、梁溪科技城低空产业生态圈的培育实效。
“低空经济”不是一个单一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综合性经济业态,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一方面深化金融合作,打造基金矩阵注入金融“活水”,博华资本、松禾资本、启赋资本、招商局创投等投资机构受邀发言,从资本视角解析低空经济领域的投资趋势与创新机遇;另一方面则聚焦产业实践,邀请了深圳市航空业协会、高巨创新、恩力动力、万勋科技等代表就产业生态共建展开交流。通过各方观点的碰撞,凝聚起“政金企协”多方联动的合力。
为何选择深圳
为何要开这个恳谈会,又为何选择在深圳开?
低空经济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强调要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低空经济正加快从“导入期”转向“成长期”。
![]()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集聚190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70%份额,是名副其实的“低空经济第一城”。
梁溪此次将恳谈会选在深圳前海举行,旨在锚定“太湖湾、大湾区”双湾融合机遇,借势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中心建设,搭建与深圳优质企业深度交流合作的平台。并以此为桥梁和契机,构建“研发在深圳、产业化在无锡”的协同发展模式,推动跨地区低空经济合作提档升级,推动两地产业链精准对接,实现产业、技术、人才与资本的双向奔赴、共赢发展。
从“起航”到“腾飞”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呈现出明显的新质生产力特征。两年多来,梁溪区、梁溪科技城牢牢扭住产业强区这个关键,全力强链延链补链,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打造了具有一定显示度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圈。
![]()
产业规模初显
集聚85家生态企业,其中规上企业53家,上半年营收达45亿元,形成整机制造、核心部件、服务保障三大领域协同发展格局,预计全产业链达产后营收达200亿元。
整机制造,在工业无人机、重载无人机、eVTOL整机等领域落地了云圣智能、航景创新、微至航空、览翌航空等7个领军项目;核心组部件,围绕通信导航、动力系统、空间感知等关键赛道招引落地浪潮智联、恩力动力、木牛科技、云箭空间、蚁群空间等33个标杆项目;服务保障,围绕无人机反制、空域管理、低空文旅等现实需要,落地戎远科技、丰翼科技、高巨创新、星空港等45个领军企业。
创新生态构建
硬件基础、生产企业和场景应用三个层面,以系统思维、整体思维打造适合企业发展的“热带雨林”。在科技城开发建设中,基础设施构建了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创新网络通、算力通、数据通等“新七通一平”,形成了“互联+算力+能力”低空智联网络。
场景应用丰富
中心城区最丰富的资源是应用场景,目前全区初步梳理了37个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包括低空物流、低空餐饮、低空医疗、低空文旅、低空消防、低空巡检和低空服务等,打造了江苏首个低空文旅运营基地。建设二十余套全自动无人机巢,实现在建工地、河道等常态化巡检。向辖区企业开放低空资源、提供应用场景,通过应用“首单”帮助企业角逐市场竞争、赋能企业发展。
产业融合协同
梁溪正在布局空天产业、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器等产业赛道,与低空经济形成了良好的协同联动。尤其是人工智能+,为无人机打开新的想象空间,赋能低空经济。同时,算力数据高效率供给,建成了4个全栈国产化智能算力中心、算力规模1310P,上线无问芯穹异构算力调度平台并纳管算力7000P,为低空经济发展做了有力支撑。
区域联动突破
联合苏州、常州申报环太湖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目前已经建成了环太湖低空飞行监管运营服务平台。与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达成了长期合作。
突出"五个专门"
通过专门机构、专门基金、专门园区、专门政策、专门人才的全周期产业服务体系,让低空经济企业在梁溪区、梁溪科技城有机构保障、有基金投资、有载体支撑、有政策护航、有人才活水,安心发展、稳步前行。
优化营商环境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梁溪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在无锡率先开展低空经济服务专区建设,设立专门的低空经济服务窗口,积极推进低空企业注册、上规服务、政策申报等“一件事”办理。
乘势高飞打造“天空之城”
接下来,梁溪和梁溪科技城如何乘势而飞,做大做强低空经济?“我们将与各家企业加强合作,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不断强链延链补链,建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圈,形成产业集群发展。”
运营好一个平台,环太湖低空飞行监管运营服务平台。持续完善平台建设,接入全市底图数据、空域规划数据、航线数据、通信保障服务数据、气象数据等;完善好一个链条,围绕低空航空器、核心零部件制造等细分赛道,构建完备的无人机制造供应链体系;营造好一个环境,推进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信息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继续完善标准统一、网络互通、资源共享的信息服务保障体系。
向天空要发展,这是城市由二维走向三维的现实需求。梁溪和梁溪科技城区城一体,一手“链”接主城丰富应用场景,一手“握”着新城数字新基建优势,加快打造“天空之城”。
中心城区的场景资源优势遇上大湾区的产业链优势,这场跨越珠江与太湖的对话,不仅为梁溪和梁溪科技城导入深圳创新基因,更通过资本、技术、场景的多维链接,加速构建“研发-制造-应用”产业闭环。一个辐射长三角的低空经济创新高地正蓄势腾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