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隆重开幕。
在本届峰会上上海交大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CHIPX)与图灵量子联合研发的“实用化大规模高速可编程光量子计算芯片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从全球34个国家400余尖端科技成果中脱颖而出,荣获大会最高奖项领先科技奖。
![]()
这是该奖项设立以来,首个量子计算领域获奖成果,标志着中国在光量子计算的芯片化与工程化应用取得国际性突破,也是全省唯一获奖项目
![]()
问鼎“领先科技奖”
实现光量子计算历史性突破
上海交通大学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CHIPX)于2021年12月在无锡市与上海交通大学深化全面合作的框架下正式成立,由滨湖区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学、蠡园经济开发区三方共同参与建设。
![]()
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作为全球互联网领域的权威奖项,被视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风向标”。由多国院士及顶尖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严格评估技术创新性、产业影响力和国际前瞻性。
2025年领先科技奖吸引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申报方的积极参与,共征集400余项有效申报成果,涵盖类脑计算、群体智能、6G通信、高性能芯片、量子计算、卫星互联网等前沿领域,彰显了全球科技界对数字化未来的共同关切和积极探索。
今年6月以来,区委网信办指导上海交大无锡光子研究院开展该奖项的申报工作。项目获奖后,研究院负责人受邀参加2025世界物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
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的获奖意味着其在光量子计算领域的技术突破获得了国际权威认可,成为全球量子科技产业化进程的领跑者。
![]()
量子计算凭借指数级并行处理能力,是突破经典计算极限的颠覆性技术。光量子计算路径因其高稳定性、室温运行以及与现有半导体工艺兼容等优势,被视为实现大规模通用量子计算最具前景的技术路线。
过去,通过成百上千个光学镜片搭建实验系统的传统办法,面临系统稳定性差、难以扩展、无法自由编程等根本性难题。因此,芯片化集成是光量子计算产业化的必然路径已成为共识。全球范围内先后建立了数条试验线和中试线,其中,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建设的中国首条光子芯片中试线最早建成并率先通线,实现了从芯片设计、晶圆级制备、封装测试到系统集成的完整技术闭环,第一次使得光量子计算机成为工业级的产品。
![]()
得益于自主可控的中试线和芯片化集成技术突破,光量子芯片研发周期从传统的半年缩短至两周,研发效率提升超10倍,解决了系统稳定性难题,实现高速可编程、可扩展的光量子芯片低成本、大规模制造。金贤敏在发布现场表示“我们不仅突破了关键技术瓶颈,构建了芯片级创新到系统级部署的全链条自主可控体系,并建立了可扩展、可工程的产业化方案。”
![]()
除此之外,无锡光子芯片联合研究中心院长(中心主任)金贤敏已于近日入选2025年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 人选公示名单。
金贤敏始终以新时代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面向国家科技创新重大战略需求,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瞄准光子芯片、量子科技产业超前布局,放弃海外优渥条件毅然归国,组建了国内唯一一支同时具备“芯片制备+量子计算+光子计算+人工智能+光连接”技术的科研团队,建成国内首条光子芯片中试线,领衔建设国内首个量子智算中心,创立了全球领先的光量子计算企业,带领团队攻克核心技术瓶颈,实现国际领先突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