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是两千多年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保存中国古代灿烂文化最丰富的文化长廊。千年运河,迤逦穿行,勾连起的是城市水脉与文脉的交融互通。为了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知家乡、爱家乡、护家乡”的种子,近日,通安镇华通花园第二社区组织亲子家庭开展了“沿着运河读苏州”浒光运河文化研学活动。
![]()
活动伊始,老师以社区地理位置为切口,图解运河在防洪排涝、引水灌溉、航运物流、生态景观、文旅融合等六大功能,让孩子们直观感受“一条河怎样激活一座城”。随后,老师循史而上,从吴王阖闾命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开凿胥江讲起,娓娓道出苏州“水陆并行、河街相邻”格局的由来。孩子们听得认真、问得踊跃,气氛热烈而温馨。
走出教室,大家来到浒光运河通安段。两座飞檐翘角的廊桥串联起通安镇区与树山村。恰逢有轨电车穿桥而过,孩子们驻足桥头,欣赏浒光运河两岸优美风光。
阳光正暖,老师就地取材,教授“立竿见影”测日影:立杆、画圈、标刻度……不到十分钟,孩子们已能借助影子准确指认东南西北,惊叹声此起彼伏。
测日影结束,就是手绘运河长卷的环节了。在廊桥上,记录着运河全景的百米长卷缓缓铺开,诉说着千年汩汩流淌的运河故事。孩子们或趴或坐或跪,挥毫点染:河面上商船往来、交通繁忙、运河两岸商铺林立,行人如织……原本黑白的画卷在孩子们笔下逐渐变得五彩斑斓。
“原来我们家门口的运河有这么多故事!”小朋友们看着共同绘制的作品爱不释手。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沉浸式研学比任何说教都更能让孩子了解中国文化。
运河是祖先留下的流动遗产,更是面向未来的澎湃血脉。相关负责人表示,华通花园第二社区将以此次研学为起点,串联“运河文化+研学实践+志愿服务”链条,让千年水脉在新时代继续荡漾清波、润泽童心。(李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