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秋阳和煦,位于通安镇真山公园的生态稻田里金浪翻滚,稻浪如海。华山社区精心组织的“小手拉大手 快乐收稻去”自然科普研学活动在这里生动展开,15组亲子家庭在稻香四溢的田野间,开启了一场自然科普研学之旅。
![]()
活动在农艺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中拉开序幕。站在金灿灿的稻田旁,孩子们好奇地围成一圈,聆听水稻从播种到收获的生命历程。“大家每天吃的米饭,就是这样一株株水稻经过120多天的生长才结出的果实。”农艺师一边展示稻穗,一边讲解着水稻的生长特性和营养价值。孩子们小心翼翼地触摸着稻穗,仔细观察稻粒的形态,不时发出阵阵惊叹。现场互动环节,孩子们争相提问:“水稻为什么要长在水里?”“一颗稻种能长出多少稻谷?”农艺师耐心解答,一问一答间激发了孩子们对农业科学的浓厚兴趣。
最令人期待的收割体验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在掌握基本操作要领后,孩子们戴上手套,在家长陪同下走进稻田,孩子的小手紧紧握住镰刀,在老师指导下有模有样地收割起来。不一会儿,田埂上就堆起了一捆捆收割的水稻。“原来收割这么辛苦,我以后一定把碗里的每粒米饭都吃光!”一位小朋友擦着额头的汗水,认真地说道。这番亲身体验,让“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变得真切可感。
收割后的秸秆在创意手工环节焕发新生。在志愿者指导下,孩子们发挥奇思妙想,将稻草捆扎成型,用麻绳装饰,制作出各具特色的稻草人。有的给稻草人戴上草帽,有的系上围巾,还有的别出心裁地添加了表情。不一会儿,一个个充满童趣的稻草人卫士就矗立在秋日的田野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让他们体会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
活动现场,陪同孩子参与活动的张女士欣喜地表示:“这样的实践活动特别有意义。孩子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在劳动中懂得了珍惜。希望社区今后能多组织这类寓教于乐的活动。”社区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有益尝试,未来华山社区将继续开发更多特色实践课程,让青少年在劳动中成长,在探索中进步,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贡献力量。(马井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