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宗旨,深化绿色环保理念。近日,浒墅关华盛社区开展“便民集市+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切实实现“便民服务暖人心、环保理念入万家”的双向赋能。
便民集市 打造“家门口”的幸福生活
秋日的盛埂郎法治广场,阳光和煦、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不断。修鞋、磨刀、缝补等“老手艺”服务台人气最旺,志愿者们手持工具,仔细打磨居民送来的刀具,让旧刀重焕锋利;修鞋师傅熟练地穿针引线,为破损的鞋子加固鞋底、更换鞋跟。“家里的菜刀用了好几年,钝得切不动菜,今天师傅免费磨完,比新买的还好用!”家住盛埂郎的章阿姨拿着磨好的菜刀,笑得合不拢嘴。一旁的免费理发区同样热闹非凡,理发师手持剪刀与梳子,根据村民需求精心修剪发型。刚理完发的盛大爷对着镜子照了又照,连连点头。从磨刀霍霍的金属交响,到穿针引线的温柔絮语;从章阿姨爽朗的笑声,到盛大爷满意的点头,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最好的服务,就是让村民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触摸到最实在的便利与温暖。
![]()
垃圾分类 构建“沉浸式”环保课堂
“菜叶、果皮属于厨余垃圾,要投放到灰色的垃圾桶,喝完的矿泉水瓶是可回收物,收集起来能再利用哦。”市集中,志愿者们穿着醒目的马甲,手拿着垃圾分类宣传手册耐心解答村民日常分类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更巧妙利用村民手中的购物袋、矿泉水瓶等“现成教材”进行讲解,让分类知识更易懂、更入心,并积极倡导大家在享受市集乐趣的同时积极践行绿色生活,共筑“烟火气”里的文明风景线。“垃圾放对了地方都是宝。废纸、塑料瓶能卖钱再利用,烂菜叶子也能变成肥料!”听完讲解的王奶奶连连点头。
![]()
下一步,华盛社区将持续聚焦民生需求,探索“服务载体创新+场景拓展”的多元服务路径,让磨刀、理发、修鞋等传统便民服务常驻市集,更将融入垃圾分类科普角、非遗手作体验区等生态实践新场景,让“烟火服务”与“绿色实践”深度融合、生生不息。(徐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