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垃圾分类一线人员的专业能力,近日,绿湖社区开展垃圾分类专项培训,辖区内垃圾分类员、社区志愿者等10余名工作人员齐聚一堂,主动“充电蓄能”,为更好地开展垃圾分类督导服务汲取专业知识。
培训现场,工作人员通过视频演示、案例讲解等方式,聚焦“垃圾分类操作规范”“督导服务流程”两大核心内容展开教学:屏幕上清晰展示了不同垃圾的分拣标准、投放要求,以及与居民沟通的实用话术;同时结合绿湖社区实际,细化了日常督导中的巡检要点、记录规范等工作流程,参训人员身着“垃圾分类员”“分类志愿者”标识的反光背心,专注学习并围绕实操难点交流讨论,现场氛围务实高效。
![]()
在互动交流环节,大家围绕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实操难点踊跃提问:“居民把过期药品和废旧灯管混放在一起,该怎么快速分拣并解释清楚?”“有些商户投放垃圾时不按规定分类,多次劝导仍无改善,有什么好办法?”针对这些问题,工作人员逐一耐心解答,同时鼓励参训人员分享各自的工作经验。
“以前遇到居民不理解分类标准,总不知道怎么解释清楚,今天学了具体话术和流程,工作起来更有底气了!”一位垃圾分类员说道。此次培训不仅强化了一线人员的专业技能,更明确了其“宣传员+引导员+监督员”的角色定位,为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精细化推进筑牢了队伍基础。
下一步,绿湖社区将持续深化此类实操培训,以“专业队伍+居民参与”的模式,让垃圾分类真正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成为绿湖社区人人践行的文明新风尚,让绿色、低碳、环保的治理理念渗透到基层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为建设生态宜居的社区环境注入持久动力。(王欣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