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素布,数匝棉线,经过巧手捆扎、浸染,变幻出独一无二的蓝白图案,最后被精心制成充满江南韵味的冰箱贴。11月7日下午,在苏锦街道锦尚社区坐忘书房,一场别开生面的“指尖非遗·‘贴’近生活”扎染冰箱贴制作活动,让居民们在方寸之间领略了传统扎染艺术的魅力,也将亲手创造的美丽带回了家。
活动伊始,志愿者老师首先为居民们讲解了扎染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内涵。从古代的“绞缬”到如今大理白族、自贡等地的特色工艺,老师娓娓道来,让大家对这门古老的技艺有了初步的认识。随后,重点转向了图案设计与制作手法。“图案的奥秘,全在于‘扎’的工夫。”老师一边演示,一边介绍,“通过折、叠、挤、压、揉、捆等不同手法,再配合棉线的松紧,就能创造出晕色丰富、变化无穷的纹样,每一种都是世间独一份的惊喜。”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居民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实践。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将手中的白色小方布用皮筋、夹子等工具进行创意捆扎。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大家互相交流着各自的构思与手法。当捆扎好的布片浸入蓝色的染料桶中时,期待与好奇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氧化,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拆解。随着棉线被一层层解开,原本纯白的布料上,呈现出深浅不一、层次丰富的蓝色与留白,或是如云朵般朦胧,或是如冰裂纹般自然,每一幅图案都出乎意料,引来阵阵惊叹。“快看我的,像不像一幅水墨画!”“我这个花纹真别致!”成功的喜悦洋溢在活动室的每个角落。
活动的最后环节,是将这些独一无二的扎染作品制作成冰箱贴。居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将染好的布片进行裁剪、塑封,然后粘贴在磁力贴片上。顷刻间,一幅幅充满艺术感的微型扎染画,变成了既美观又实用的家居装饰品。“以前觉得扎染很高深,只能在博物馆或旅游时看到,没想到自己也能做,还能做成这么漂亮的冰箱贴!”居民李阿姨拿着自己的作品爱不释手,“这不仅是装饰,更是我们参与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美好纪念。”
此次活动将古老的非遗技艺与现代生活用品相结合,不仅锻炼了居民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更让传统文化以一种亲切、有趣的方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增强了社区的文化氛围与凝聚力。未来,社区将继续推出更多类似的文化体验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