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推动居民自治,在姑苏人社的全力支持下,今年7月至10月,苏锦街道锦华社区着力推出了海棠红·幸福里“银龄生活”系列主题活动。锦华社区围绕“银龄·雅韵”、“银龄·益站”、“银龄·守护”三大主题,把幸福的种子用心浇灌,让居民自治的活力在社区生根发芽,绽放光彩。
银龄·雅韵:培育自治文化,唱出幸福旋律
“锦灵”合唱团与太极拳队的培育过程,是社区推动居民自治的一次生动实践。初期,社区通过广泛走访,成功发掘出一批有热情、有号召力的文艺骨干,由他们作为“种子队员”,在邻里间积极发动,迅速为两支队伍搭建起基本框架。为坚定居民信心、提供关键支持,社区及时为合唱团配备了电子琴,为太极拳队购置了统一服装,以实实在在的投入为队伍注入持续动力。
此后,社区主动将角色从“主导者”调整为“支持者”:两队通过民主推选产生队长,自主协商排练时间与内容,形成“老师从队员中找、技能在队伍中学”的互助成长模式。如今,歌声与拳韵已成为锦华社区的日常风景,保持每周三次至四次的活动频率开展活动,两支队伍真正实现了从“社区组建”到“自主成长”的深刻转变,成为居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活力载体。
银龄·益站:链接专业资源,孵化内生力量
“银龄·益站”以“链接资源、培育内生”为主线,致力于构建一个多元参与、互助共赢的社区服务生态。锦华社区党委积极对接姑苏人社、区妇联、区检察院等单位,以“便民集市”为载体,将法律咨询、健康讲座、就业指导等专业服务送至居民身边,7月至10月已累计举办5场超过500人次的便民活动,提供10余项专业的服务。 在此基础上,社区进一步将服务对象转化为服务力量,着力推动内生力量的深化与拓展,一方面,积极发掘普通居民中的能工巧匠,引导其参与志愿服务;另一方面,更加注重赋能特殊群体。今年锦华社区党委携手残疾人之家搭建支持性平台,拉起了一支由低保户、残疾人组成的服务组织,取名“保善工坊”,团队内11位成员各司其职通过提供理发、缝补、推拿、做糖画等微利服务,实现了技能增收,以实际行动拓展出了一条“以技能改善生活、以服务实现价值”的良性循环路径。
银龄·守护:培育安全先锋,共建平安家园
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是构建群防群治社区安全防线的关键基石,锦华社区通过此次活动系统开展了安全能力提升课程。本次活动聚焦实战性与普及性,面向网格员、楼道长、海棠先锋、红十字志愿者等社区骨干力量开展系统培训,充分发挥其入户简单、邻里基础强、信任度高等特点,以点对点、面对面的方式精准传递至每一户家庭,已经覆盖辖区1000余户。这种“培训一个、带动一片”的模式,不仅有效增强了广大居民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更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安全管理的主动性和责任感,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社区安全文化。
在筑牢居民安全防线的同时进行常态化商铺安全治理,通过结合日常巡查与专项检查,社区网格积极与物业合作,定期对辖区内约200家沿街店面和“九小场所”开展消防安全、用电用气安全隐患排查,定期消防安全演练,发放防火宣传册,强化商户“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推动实现“检查一家、教育一片、守护一方”的群防群治效果。此外,社区结合节日慰问、网格走访等工作,面向老年家庭持续开展用电、用气及防跌倒等常态化宣传,逐步夯实“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社区安全基础。
通过此次海棠红·幸福里"银龄生活"系列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锦华社区已逐步构建成了文化育民、服务惠民、安全护民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未来,社区将持续巩固活动成果,健全长效机制,让居民自治的活力持续涌动,着力实现从"活动引流"到"机制引领"的深度转化,推动海棠红·幸福里"银龄生活"活动实现常态化、可持续化发展,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