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枫碧云秋阳
千年音律绵长
无锡迎来高光时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宣布
无锡成功加入创意城市网络
成为“世界音乐之都”
城市处处回荡着欢快的音符
![]()
在无锡独具音乐禀赋的历程中
新吴也因独特的天地灵韵
深厚的文化积淀
成为别具一格的篇章
让我们走进钱穆钱伟长故居
了解国学大师的音乐风采
![]()
鸿山的七房桥村,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有“一门六院士”的美谈,是远近闻名的“院士之乡”。
钱穆钱伟长故居位于七房桥村,由钱氏素书堂、怀海义庄两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组成。
![]()
钱氏家族素来重视诗礼儒学,遵循“家居虽寒、子孙虽愚、诗书须读”的祖训。钱氏家族以耕读为业,读书崇儒代代相传,逐成钱氏家学门风。
![]()
![]()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毕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与钱穆是叔侄关系。两位大师对国乐都颇有研究。
![]()
钱穆先生尤爱吹箫,曾有言:“遇孤寂,辄以箫自遣,其声乌乌然,如别有一境,离躯壳游霄壤间。年逾七十,此好尚存。实为余平生一大乐事,则乃伯章师当年之所赐也”。
![]()
钱穆先生吹箫图
(其著作《孔子传》封面)
昆曲是钱穆喜好音乐的最初启蒙,钱穆曾在文章中提到“先兄喜音乐,能多种乐器,尤善琵琶与笙。余喜箫笛,寒暑假在家常与弟合奏。先兄又能指挥锣鼓。每逢春节,鸿议堂锣鼓喧天,皆由先兄指挥”。
![]()
钱穆钱伟长故居通过沉浸式场景营造和空间焕新工程,打造了情境教学与研修研学基地,并运用AR技术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展示。在故居的“乐房”,通过数字技术生动再现了钱家每日晚饭后一小时的音乐时光。
![]()
从展示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钱挚(钱伟长父亲)擅长琵琶和吹笙,钱穆(钱伟长四叔)吹箫,六叔和八叔则分别吹笛、拉二胡,一派其乐融融的场景。
![]()
钱伟长那时虽年幼,也会打碗击板参与其中。他后来深情地回忆,正是这“融乐的家庭及长辈的楷模”,启迪他懂得洁身自好、刻苦自立。
![]()
钱穆先生不仅爱好音乐,更将其提升到文化高度。在《略论中国艺术》一文中,他认为音乐在诸艺术中“最切于人生”,因它“与人心最能直接相通”,并能表现个性与时代。
![]()
![]()
![]()
如今,钱穆钱伟长故居作为连接过去的空间,也延续着对音乐与文化传承的重视。
![]()
![]()
故居内的乐房,通过数字技术重现当年钱氏家庭合奏的场景,让参观者能直观感受其音乐氛围。
![]()
故居多次举办“鸿山秋韵”山水音乐雅集、“吴音雅韵锡剧江南”演出专场等音乐活动,以音乐形式纪念与传承钱穆先生珍视的传统文化。
![]()
![]()
![]()
正是金秋好时节
音符在跳跃
来新吴走走看看
聆听音乐旋律书写的美好记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