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感谢大家了!要是没有你们及时出手,我姐姐真不知道会怎么样……”11月5日傍晚,在苏州市立医院东区急诊室,顾师傅紧紧握着网格员孙健的手,眼眶泛红地表达着感激之情。当天下午,家住姑苏区平江街道旧学前社区书院弄6-1号的70多岁智力残疾老人顾金娣意外倒地,一场由外卖小哥、热心邻居、社区海棠先锋与网格员共同参与的爱心接力赛紧急上演,用速度与温情为老人筑起生命防护墙,最终让老人化险为夷。
时间回溯到11月5日16时30分左右,正值外卖配送高峰期,外卖小哥途经书院弄6号楼时,无意间发现单元门口有一位老人瘫倒在地。他见状立刻上前查看,发现老人无法正常交流,且老人年事已高,他第一时间敲响了旁边邻居的家门。几位邻居闻讯迅速出门,看到倒地的顾金娣后,大家立刻行动起来:有的守在老人身边轻声安抚;有的则快速拿出手机,在社区微网群中紧急联系海棠先锋和网格员,详细说明现场情况与具体位置。外卖小哥下楼时,他从其他邻居处得知网格员已经在赶来的路上,这才重新跨上电动车,继续未完成的配送任务。
“收到消息后,我们第一时间往现场赶,心里只想着能快点到老人身边。” 社区海棠先锋黄志纯与网格员孙健等人看到群消息后,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火速赶往书院弄6-1号。短短5分钟,他们便抵达现场,此时顾金娣老人依旧瘫软在地,额头沁出细密汗珠,情况不容乐观。网格员孙健没有丝毫迟疑,一边让邻居继续观察老人状态,一边迅速掏出手机拨打120急救电话,清晰报出地址、老人情况等关键信息,同时通过社区台账查到顾金娣老人弟弟顾师傅的联系方式,及时与其取得联系。
“您好,请问是顾金娣女士的弟弟吗?您姐姐在自家楼下晕倒了,我们已经打了120,现在正陪着她,您方便尽快来市立医院东区急诊室吗?”电话中,孙健语气急切却条理清晰地告知顾师傅相关情况,缓解他的焦虑情绪。挂断电话后,孙健始终守在老人身边,其他工作人员则维持现场秩序,避免围观人员过多影响空气流通,同时留意老人身体变化,等待救护车到来。
10分钟后,120急救车呼啸而至,医护人员迅速下车对顾金娣老人进行初步检查与紧急处理,随后小心翼翼地将老人抬上救护车,送往市立医院东区救治。孙健等人也一同前往医院,全程陪同老人办理急诊手续,协助医护人员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与日常情况。
16时50分左右,顾师傅匆匆赶到医院急诊室。此时,急诊医生已完成对顾金娣老人的基础检查,结果显示老人血压偏高,但其他身体指标无大碍,意识也逐渐清醒,能够坐起身来正常喝水。“老人可能是一时体位变化加上血压波动导致晕倒,幸好送医及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后续注意监测血压,多休息即可。” 医生的话语让在场所有人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顾师傅的姐姐顾金娣患有智力残疾,生活无法完全自理,自己每天都会专门过来探望姐姐、照料她的饮食起居,当天下午刚探望完姐姐回到家不久,就接到了网格员的电话,“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多亏了外卖小哥发现得及时,邻居们热心帮忙,还有网格员反应迅速,不然真的不敢想后果。” 顾师傅说,社区网格员平时也十分关心姐姐,经常上门走访、了解她的生活状况,帮着解决各类难题,这份牵挂与责任让他倍感温暖。
一场突发的意外,一次暖心的接力。那位未曾留下姓名的外卖小哥,以职业奔波中的片刻驻足,成为这场生命救援的 “第一响应人”—— 正是他在关键时刻的及时发现与果断呼救,为后续邻里联动、网格驰援赢得了黄金时间,成为爱心接力中最坚实的开端。从陌生人的挺身而出到邻里乡亲的守望相助,从网格服务的快速响应到医疗力量的及时介入,多方力量环环相扣、无缝衔接,串联起一段感人至深的温情故事。旧学前社区党委书记李纳表示,社区将始终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网格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海棠先锋、网格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便民服务等活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民忧,同时积极营造邻里互助、友爱向善的社区氛围。(通讯员 钱雅君)
![]()
